徐安晨窩在藤椅中,讀著異國他鄉發來的一份郵件。
“致遠方的徐小姐:
好久不見,甚是想念,思來想去,我決定還是給你寫封信。
這裡是海拔五千六百米的密斯米雪山。
一週前,我來到安第斯山腳下,從西海岸登陸。
……
虎貓跟著我,頂著暴風雪前行,我倆爬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峰頂。
我站在南美之巔,遙望北國大地,發現情況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樣。
本該冰川永固,積雪長埋的地方,竟然裸露出了深黑色的岩石。
大塊大塊的深藍色堅冰,在不斷消融,成群結隊的候鳥,提前進行了南歸,天上的陽光並不熾烈,曬在人身上,一點兒也不暖和,我搞不明白,為什麼五千米海拔高峰上的積雪,竟會融化?
我認為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地熱!
不過目前來說,這一切都沒有什麼證據,僅僅是我的臆測而已,哥倫比亞,也就是南美洲的西北部板塊,或者說沿岸海峽,有什麼異常嗎?
如果你有空,請記得告訴我。
第三天的下午,我終於找到密斯米雪山,也在群峰環伺的中心區域,找到了亞馬遜河的源頭。
誰能想到,世界上最偉大,孕育了最多生命的第一大河,其源頭,竟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泉眼。
泉水從冰藍色的山峰縫隙中淌出,全都是冰雪消融形成的水源,清澈無比,帶著山泉特有的甘冽,虎貓第一次見了水,它很興奮,這傢伙的游泳天賦,似乎與生俱來。
我帶著它好好遊了一圈,在這裡待了一下午,度過今夜,我就要離開了,循著這條生命之水,一路東進,朝古老的亞馬遜森林探索。
我真的很捨不得它,聰明可愛,善解人意。
不過我拍了很多照片,等到了訊號好的地方,也許可以發給你看看。
就這樣吧,總之,你可以留意一下我說的事情,我要睡覺了。
以上,陳宇。”
郵箱裡,還有一個附件。
下載,點開,圖片上,一個鬍子拉碴的年輕男子,抱著吐舌頭的虎貓咧嘴大笑,看得出來,人和貓都很高興。
徐安晨嘴角微揚,身體以更加放鬆的姿態,蜷縮在藤椅中。
片刻之後,她放下手機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推開了自己的膝上型電腦。
一個資料夾中,開啟來,又有密密麻麻的子資料夾,裡面全是各種文字和照片。
“世界異象第四十七號記錄。”
新的子資料夾被創立,徐安晨點選著滑鼠和鍵盤,新建了另一份文件。
標題——南美洲板塊運動和安第斯山脈氣候異常。
做完這一切,她開啟瀏覽器,輸入特殊的域名,開始收集資料。
這份工作並不輕鬆,直到第二天,也就是2月2號的上午十點,相隔了一片海峽,位於更南方的陳宇,方才收到了徐安晨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