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不是一個資深的釣魚人,為數不多的野釣經歷,也發生於孩提時期。
但釣魚的基本知識還是懂一些的。
頓了頓,陳宇開口解釋道:
“我看到有人說我是不是忘記了打窩,或者說沒有用對餌料,都不是的。”
“真正的原因是,我忽略了冰釣的特殊環境,沒有正確的將魚餌投放到魚存區。”
“冰層下的水溫,接近零攝氏度,極其寒冷,剛剛大家也都看見了,數十米深的區域,幾乎沒有任何活物存在。”
“這種水域本身就不適合海洋生物生存。”
“而冰下百米左右的深度,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要比這上面,比冰層附近暖和得多,那裡的水溫有三到四攝氏度,這個位置,通常來說,都會有來自北大西洋的暖流,儘管它不可能流到我們所處的水域。”
“但很明顯,大部分的海洋普通魚類,都生活在這個水流層。”
“至於更深處,太陽幾乎完全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是大型魚類和深海魚的地盤,不僅僅和溫度有關,壓強和生態食物鏈也是影響因素。”
“所以,說了半天,大家應該知道我犯了什麼蠢事。”
講到這裡,陳宇將先前的幾根魚線拉了起來,上面掛著的紅點鮭魚肉塊兒依舊完好無損。
“這幾根線,都只有二三十米長,如此深度,別說魚,水下連個鬼影子都沒有,能釣上東西才怪了!”
“我以陸地水域的慣用線長來進行海釣,這個失誤,真的很低階很低階,我甚至還想了半天,究竟是哪裡出了錯,要不是下去遊了一圈,我可能一直認識不到這個可笑的事實。”
“但是現在,我知道了……”
陳宇舉起手中的線圈。
“十號尼龍魚線,海竿常用,這麼一卷,有三四百米長,而海釣的主線,一般都是一百米到一百五十米的長度,也難怪,漁具盒裡的鉛墜,幾乎都在兩百克以上,最重的一顆,甚至有四百克。”
“我的魚鉤,也應該換成更大的!”
“不過有一說一,直播間這麼多人,居然沒有一個提醒我……還得我親自下水尋找原因。”
陳宇搖著頭,一臉嫌棄。
【“我的,我的!”
“這也賴水友是吧?”
“笑死,難得看見宇神犯蠢……”
“確實,這波全是水友的鍋。”
“不過你也是真狠啊,魚鉤穿過手指,不痛嗎?”】
“痛,太痛了,不過總比餓死好。”
陳宇重新弄好魚線,將剩下的內臟碎塊兒和鮭魚肉全部拋到了水中。
“ok,這一次應該沒啥問題了,希望在天黑之前,我能夠有所收穫。”
他沒有把話說得太滿,但事實證明,吸取經驗並加之改正過後,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在發展。
約摸二十分鐘過後,第一條魚,上鉤了。
魚線抖動得尤為劇烈,伸手抓住木棍,不斷地纏繞,那股力道之大,讓陳宇頗為欣喜。
“一條大魚,魚線傳來的反饋力道,比之前的紅點鮭魚大數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