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章 危機意識 (1 / 2)

隔壁房間是書房。

時尋購買的這個大宅院是以前某將軍的府邸。靖康之亂後,大宋朝皇族只剩趙構和趙今非兩人,趙今非被時尋拐帶到現代社會,自然在宋朝消聲匿跡。

所以明面上只剩下一個趙構,又被金國嚇得逃到海上漂泊避難。

金國撤出中原前立張邦昌為帝,傀儡皇帝登基之後,一則名不正言不順,在漢人中沒有一點威望;二則金國撤軍時不但帶走了大量金銀財寶,還劫了許多宋朝文武百官,因此給張邦昌留的只是個爛攤子。

張邦昌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小小一個朝廷倒像個窮苦衙門。無奈之下想出個主意:大肆搜刮北宋官員留下的房產田地,名為充歸國有,實為滿足一己私利。

時尋一個多月前重新來到宋朝,一眼就看中這座離皇宮兩千餘米的宅院。因其院落廣大,院裡建築卻不多,視野開闊,最適合據屋而守。

一旦發生戰亂,只需要有個人拿著一挺機槍,守在存放槍支的房間,就能阻擋住成片的敵人進攻。

時尋在街上找了個潑皮稍加打聽,才知道原宅子主人被俘,家產子女被金軍擄走,宅子便一直空置。立馬給了潑皮二百兩銀子,託他去衙門上下打點。

有錢能使鬼推磨,潑皮突然發了一筆橫財,自然刻意巴結,沒兩天宅子就歸了時尋。

時尋又在滿大街的難民中挑了幾個順眼的,帶著吃了頓飽飯。跟他們邊吃邊聊,專門打聽難民裡誰的威望高,誰的本事大。

幾個難民都是為了躲避戰亂,背景離鄉跑到京都汴梁。以為天子腳下能安全些,誰知道天子成了俘虜,大宋朝一夜亡國。身上又沒有銀錢,自然一日不如一日,估計再找不到營生,就都得餓死街頭。

其中有個難民李三腦子靈活,見時尋出手闊綽,談吐又不像本地人,便以為他是行腳到汴梁的商人,因為戰亂回不去家鄉才想在汴梁安家。

李三小心翼翼套時尋的話,時尋看出他的意圖,又見他機靈,便順水推舟,先是大倒一翻苦水,又說自己全家在此,如今到處兵荒馬亂,就想在汴梁安個家,什麼時候不打仗了什麼時候再回故鄉。

李三毛遂自薦,絮絮叨叨的講他以前也伺候過地方官員,時尋也實在沒人可用,就給了他一些銀子,讓他做管家,再僱傭些家丁護院看家。

李三突然得了差事,雖然主子一家都神神秘秘,但李三是有眼色的,知道能得到這麼個差事是祖宗保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做起事來兢兢業業,生怕行差踏錯丟了飯碗。

時尋全家對宋朝沒有歸屬感,就拿這間宅子當一個旅館看待。因此一個月時間雖然來了多次,但是除了李三,其他人姓甚名誰連時尋也沒記住。

直到今天時尋要毀屍滅跡突然回了宅子,遇到賊人研究他的寶貝,才讓他突然警醒,意識到如果沒有個可靠的人給他看家,只怕他的秘密隱藏不了幾天。

坐在書房裡的時尋仔細思索:自己在宋朝沒有熟人,雖然今非告訴他宋朝的時尋在草原長大,但那個時尋是個不折不扣的傻子,自然不會有什麼朋友。

今非貴為公主,而且有自己的公主府。聽她說她府裡的人對她都忠心耿耿,只是戰亂一起,公主府首當其衝被洗劫一空。今非又受金國通緝,不方便公然露面,自然也指望不上。

時尋正在冥思苦想,李三已經打發了家丁,點頭哈腰的來見時尋。

“少爺,小的剛剛安排好了,明天一早就找木工過來修窗戶。今天府裡遭賊是小的疏忽,請少爺責罰。”

李三邊說邊跪到地上。時尋本想讓他起來,見他一副奴才樣,立刻氣不打一處來:“今天如果不是我發現,就讓小偷得手了,李三,我雖然好脾氣,但是向來有功就獎,有過就罰。念你是初犯,就罰你連續兩日在禁區外蹲守。”

李三急忙叩頭,雖然領了責罰,但是時尋罰得不痛不癢,明顯手下留情。李三畢恭畢敬,時尋也不好再說什麼。

以賊人的本事,別說李三,就是今非可能也無法及時發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