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就以咱們倆的名字命名,安仁醫藥。”
金大仁仰躺在在老闆椅上晃晃悠悠的,一臉輕鬆。
“怎麼樣,名字好聽吧。”
撐起身子坐了起來,金大仁低頭喝了口茶水,結果卻咂了下嘴,看起來還是不太習慣寡淡無味的茶水。
“不錯,不過這樣的名字沒被早就註冊掉嗎,還能輪到我們手裡?”
金大仁哼唧了一聲,“哪有那麼巧的事情,我們起了就是我們起了。”
程乾安的後背微微陷入柔軟的沙發,慢慢吁了口氣。
“看看吧,這是公司最近的情況。”
金大仁拿起桌子上的一沓資料,起身遞給他。
“怎麼樣?”
程乾安隨手接過,開始翻看起來,抬頭隨口問了一句。
“就像想象中的那樣,資料自從廣告之後猛增了一段時間後又再次回落到正常的增長速度當中。”
“不過廣告的作用還是很明顯,買賣不虧。”
金大仁算是忙的分身乏術,自從下定決心提前畢業開始創業之後就一直忙個不停。
先是軟體,最近又在忙活著醫藥方面的事情,算是忙的腳不沾地。
“主要增長點在海外,韓國本土的市場太小了,根本沒法養活起來。”
金大仁說道。
韓國本土的適齡年輕人才有多少,光看著一畝三分地真不夠玩的。
“總之一切都很順利,按照這個速度的話,我們可以今年年末就可以拉回來一半的投入,明年就能正式盈利,到時候就能申請上市。”
上市。
是大部分創業人追求的最終目標。
“真假?”
低頭看資料的程乾安緩緩抬頭,一臉詫異道。
“當然了,韓國的市場就這麼小,稍微有顯眼一點的東西就會快速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中,那些風投就會像嗅到鮮血味的鯊魚快速蜂擁而至。”
聽著金大仁的話語,程乾安不知道他說的話裡有幾分靠譜,只得將信將疑。
他商業方面的知識懂的不多,在韓國更是兩眼一抹黑,中途學的一點也靠不上大用途,聽著金大仁的豪言壯語只得先當是耳旁風了。
“說起這個,我突然想到了一點。”
程乾安平常有事沒事就跟家裡通個電話,瞭解了許多國內的情況。
“你說,要是突然不太平了,平常不出門的話,我們怎麼工作呢,學生怎麼上學呢,總不能一直不上學吧。”
程乾安摩挲著下巴,緩緩放下已經看過的報表,抬起頭問金大仁。
“怎麼辦?”
“那就只能遠端上學了。”
金大仁想了想,說道。
網課也並不是很罕見的一件事,有些老師太過著名,課程會被錄製放在網路上以供學習。
“怎麼個遠端法?”
因為國內的的形勢要先於國際,如果足夠大膽足夠細心的就會藉此開始發揚拿來主義。
已經被實踐過的都是寶貴經驗,就看有沒有眼光,有沒有膽量。
“遠端用線上的軟體上課,這還用多說什麼?”
金大仁站在窗戶邊,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隨口說道。
“那韓國有這樣的軟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