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敢進皇宮內動手,而且一直停留至今,也沒有著急的大批人馬撤離,那沐王府肯定就有不少眼線在此。
要方譬用著自己這一張有著通緝令的臉,他們都沒辦法發現,那他們也不用什麼反清復明了,趁早洗洗睡吧。
沒過多久,,沐王府就已經派人來聯絡他了。
見面之後,方譬直接就說了天地會和解的請求,至於最後如何處理,陳近南希望能和沐劍聲好好談一談。\./手\./機\./版\./無\./錯\./首\./發~~
本就心有愧疚,而且陳近南名聲在外,沐劍聲對其人品也頗為敬佩,沒有。(下一頁更精彩!
太過猶豫就答應了。
接下來的事情水到渠成,先有大恩,後有歉疚。
可以說,只要不是讓他們去燒殺搶掠,為非作歹,其他的事沐王府絕對不會再推辭,計劃中的人手已經得到了。
又多聊了幾句,方譬才知道沐王府眾人已經準備離開京城了。
雖然清兵的追捕對他們來說沒有那麼致命,可眼下京城內風起雲湧,他們這些本就不方便出現在清兵眼前的人,還是走遠點為妙。
最重要的是既然行刺計劃已經失敗,皇宮裡肯定會加大防備力度,他們繼續留在這兒,也沒什麼太大的作用。
聞聽此言,方譬假裝猶豫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意是既然想反清復明,那就沒必要只想著以武力強行解決問題,可以試著迂迴一下,從內部尋找瓦解的辦法。&n
這種說法並不新鮮,清朝官員內也有不少反義士身在曹營心在漢,沐王府自然也有些安排。
但是方譬只是笑了笑,直接說明這種方法耗時耗力,而且收效甚微。
一個官員想升到舉足輕重的位置,需要多少年?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去給他鋪路?
這是一筆天文數字。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嘗試著從滿清官員的身上撈錢,然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呢?
沐劍聲自然而然的將方譬的意思,理解成了去那些貪官家裡劫富濟貧。
可這樣不也是收效甚微嗎?
在沐劍聲有些疑惑的眼神中,方譬侃侃而談。
當然不會把計劃全盤托出,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個大概的思路,可以讓沐劍聲他們理解成,方譬想要謀劃一個天大的騙局。
可以掏空這些官員們的家底,甚至是皇宮的財富。
沐劍聲並沒有經商經驗,對方譬的話也只是一知半解。
但他聽懂了一句,這計劃只要成功,就能夠讓京城大亂,甚至可以直接讓滿清官府直接陷入癱瘓,讓這所謂的天子腳下,變成一灘死水。
不管什麼計劃,只要不是濫殺無辜,而且對清朝有壞處的,沐劍聲都會雙手贊成。
當即就表示,,沐王府在京城之內的人馬方譬都有權調動,就連他自己也可以聽從安排,為反清復明的大業出一份力。
所以說,在一群講義氣的人中間,表面忠義,內心女幹猾的那個人,才是最有可能笑到最後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