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日等於世界的壞斑?
這個想法的出現讓安燼打了一個機靈,說句實話,確實是真的像。但二者之間的區別還是有的,比如庇護所的空間之外是提瓦特世界,而提瓦特世界之外可能就是虛空了。
果不其然,坎瑞亞的氣息從壞斑處湧進來,讓整個避難所內的丘丘人都精神了,這下真的結束了,外界氣息的湧入代表了壞斑真正開始形成空洞,與外界產生了實際的連通,這個過程對於小世界來說就意味著終結。
安燼有一個不太形象的比喻,空間的流動就像是水流,而空間內部的物質就像是水流中溶解的色素一樣,空間平穩時,它內部的各個組份能夠保持穩定,然而空間的亂流一旦形成,它的內容物就會亂成一鍋粥。
物質與空間是相互影響,相互成就的側面。因此在空間的亂流中,特別的物質能夠保持自己原有的狀態,但是普通的石頭之類的東西,一定會變得亂七八糟,這也就是為什麼空間亂流對於普通人傷害無比強大的原因。
而世界是一個個空間泡,維持泡泡的存在的是其本身的空間張力,庇護所的空間泡一旦與提瓦特的空間泡無阻礙的自由接通,那麼庇護所內的東西就會被它自己的張力推向提瓦特,在這個過程中,只能保證所有的東西都會進入提瓦特,而不能保證東西的形態。
扭曲開始了,從壞斑處最先開始。這是一種非常詭異的畫面,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彷彿變成了流體,開始慢慢流向那個黑洞一樣的壞斑,如同飛蛾撲火,如同墜入深淵。
不管是天空本身,還是庇護所內的建築,石頭,大地,金屬,等等等等。
安燼可以看到建立在庇護所邊界的一個石質的高塔就像是一根拉麵團也一樣被肆意地揉捏。高塔的底部依舊站在大地上,而它的塔尖和一部分塔身已經被拉扯著衝向高空中的壞斑,在這個過程中與其他一同被拉扯的東西一道旋轉著。
那畫面看上去活像是一個巨大而詭異的波板糖。
另一邊,巴巴託斯與機械奧羅根的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二人的每一次碰撞都會在庇護所這脆弱的空間之中產生壞斑,然後這些新生的壞斑會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快速衝入天空中央的巨大壞斑之中,讓它更加強大。
亂流在加速。
庇護所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以比前一秒更快的速度流失自己的質量,而天空中的壞斑也在以更快的速度成長和吞噬一切。
只需要幾分鐘時間,庇護所的所有野外空間就已經全部消失,巨大壞斑周圍的波板糖圖案也染上了石頭的顏色和材質。如果有人看到這一幕一定會感到不適,因為一切被認為是固體的東西,都在如同水中的顏料一般流動,扭曲,變形,擴散,對人的常識產生巨大的挑戰。
很快艾麗婭之牆也被吞噬了,一抹如同天幕一樣的冷灰色便是艾麗婭之牆最後的存在痕跡,然後無數房屋也被壓制成為變形的圖案出現在天空中,隨後扭曲,投入壞斑,消失。
隨後一分鐘不到便輪到了卡儂之牆,內城區也很快消失不見,最後終於輪到了桑娜妲之牆,核心城區的邊緣也在很快消失。
巴巴託斯的聲音傳了過來。
“安燼,一定要保護好元素熔爐,不然它會爆炸的!能辦到嗎?”
安燼明白,元素熔爐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東西,它是庇護所的能量核心,對比於現實世界的話,它大致相當於核反應堆,並且還不是普通的堆型,而是會爆炸的那種。
反應堆具有高能量和高不穩定的特性,一旦結構受損,能量洩露,就會引發大規模的爆炸,那種威力,據說能夠殺死魔神。
安燼當然不願意冒這個風險,但是保護這麼大一個裝置在空間的亂流中不受影響是可能的嗎?
安燼的回答是——yes。
不同於大多數人印象的是,空間這種東西,越小才越是難以維持。在空間之外又一層名為空間膜的結構存在,將不同的空間分割開來,這層被稱為膜結構的東西對於大空間和小空間而言沒有什麼不同。
它有個特點,越小的東西,空間膜向內壓縮的張力就越強大,越大的東西,空間膜本身張力越是弱小,也就越是脆弱。
因此當一個宇宙想要誕生的時候,需要的是一場創世紀級別的能量大爆炸,而維持宇宙膨脹需要的僅僅只是大爆炸的餘波,並且延綿一百三十億年還不能將其消耗完。
安燼,或者說魔神卡俄斯開創的空間外景之術並非創造空間,而是切割空間,利用的便是提瓦特大世界本身的脆弱性。
然而當誕生的小空間一旦與提瓦特大世界毫無阻礙的接觸之時,我們知道,小空間的內容物會被其自身的張力推向提瓦特,並且這個過程會隨著小空間本身的縮小而愈發劇烈。
在這個過程中,空間本身會帶動其內容物如同一個麵糰一樣被肆意扭動揉搓,又像是水面的漩渦一樣,將所有東西捲曲在一起,變成波板糖一樣的存在。
然而當這個過程演化到最後一步的時候,小空間本身幾乎變得和空間的空洞一樣的大小,張力的增加也達到了最大,這個時候小空間內部剩餘的物質將會被彈射進入提瓦特大陸,其內部物質的結構反而在這個極端的環境中得到更為完善的儲存。
這就好像一艘船以越來越快速度衝向漩渦的中心,速度越快,自身航向被偏轉的角度就越小。
安燼等待的正是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