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佑很快就冷靜了下來,繼續將注意力放在了對細胞內部資料的檢測上面。
“細胞殼結構……並沒有出現任何的變化。”
在仔細的對細胞內部的各項資料進行分析之後,徐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按照徐佑之前的假設,當這種細胞檢測到外界環境符合適宜的條件之後,就會慢慢將外部的細胞殼結構解除。
可是,直到實驗已經進行了幾個小時,這種細胞殼結構依然沒有任何的變化。
“老徐,會不會是條件還不夠適宜呢?”胡書城問道。
“應該不是,這種條件已經完成適合這種生物生存了。從細胞內部的資料來看,也理應是同樣的結論。”
這個時候,又有一名隊員湊過來,對徐佑說道:
“那徐院士,有沒有可能是這種細胞結構已經受損了,才無法讓細胞殼結構正常的分解掉?”
徐佑短暫的思考了一會兒,繼而回答道:
“如果只是有部分細胞是這樣的話,是存在這種可能的。可是這些細胞都沒有任何的反應,我覺得應該不是這種可能。”
其實此時,在徐佑的心中,已經做出了一種猜測。
根據徐佑之前的多次模擬資料來看,想要細胞形成這種細胞殼結構,並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這種細胞殼結構的物質非常的特殊,即使是對於這些細胞來說,也是非常珍貴的物質。
如果徐佑沒有猜錯的話,這種在細胞外部形成細胞殼的行為,是需要較長的準備時間的。
也就是說,當細胞吸收掉外部的細胞殼結構之後,想要再次形成這種結構,是沒有辦法馬上完成的。
正因為如此,它們才不會因為外界環境的恢復,而馬上解除掉這種細胞殼結構,而是會等待外界環境長時間穩定之後,再解除掉這種細胞殼結構。
想到這,徐佑向其他的隊員交代道:
“根據我的判斷,想要讓它們解除掉細胞殼結構,可能會需要較長的時間。實驗暫時要繼續進行下去,我先回到藍星那邊,處理一些事情。”
“好的,放心吧,徐院士,我們會繼續進行好實驗的。”
維持實驗箱的條件並不困難,只需要保持同樣的引數設定就可以,徐佑對此自然是比較放心的。
將意識重新返回到藍星的實驗箱中,徐佑結束了連續長達十幾個小時的,對火星機器人的控制。
從實驗艙裡出來後,徐佑只覺得身心都有些疲憊。
這種長時間對火星機器人的操縱,的確對於人的精力有著非常大的考驗,即便是徐佑,也無法非常輕鬆的應對這一切。
“老師,你終於出來了啊。”
看到徐佑從實驗艙裡出來,林詩急忙通知崔穎,幫忙徐佑準備一些吃喝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