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火箭技術的不斷發展之外,徐佑等人也對月球車進行了升級。
相比於金兔一號月球車,金兔二號月球車具有更加全面的能力,不僅可以進行各種勘察工作,甚至還可以在月球科研基地和火箭基地的建設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是每次發射任務都可以那麼順利的話,那即使沒有山姆航天局的幫助,僅憑我們自己,也可以完成火箭發射基地的搭建工作。」徐佑想道。
只是,火箭發射畢竟不可能永遠百分之百的成功,特別像這種頻繁的火箭發射任務,存在失敗恐怕是在所難免的。
這時,胡書城皺眉眉頭問道:
「徐佑,你說,這次的小行星,最終真的會進入到近地軌道之中嗎?」
「我又不是神仙,怎麼可能算到它到底會不會過來。不過我總有一種感覺,之後這顆小行星接近藍星的機率還將不斷的增加。」
這期間,徐佑也在不斷的進行著模擬,預測著這顆小行星最終的執行軌跡。
但因為事件的隨機性,徐佑每次的預測結果都是不同的,而這其中的確存在著小行星最終進入到近地軌道中的情況。
甚至,還包括小行星最終恰好落在月球上這種極其特殊的情況出現。
登月火箭任務正式開始後,徐佑在控制中心裡檢測著火箭和航天器的各項資料,並關注著小行星的動態。
這一批航天員登月的首要目的,是先完成月球科研站的建設,並長時間的駐紮在月球上,接應之後到來的航天員。
有了人工重力系統後,航天員在科研站內可以受到與藍星上相同的重力,不會再遭遇骨質疏鬆等航天員的常見問題。
只要資源充足,在月球上長時間駐紮,也並不會遇到什麼身體問題。
這一次的火箭發射任務依然非常的成功,兩位航天順利的攜帶物資登上了月球,並開始了科研基地的建立。
航天員們所攜帶的材料,都是非常輕質的可壓縮材料,膨脹後的密度非常小,硬度卻很高,足以保證基地的穩定性。
直播畫面中,兩位航天員正在金兔二號月球車的幫助下,進行著月球科研基地的建設。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金兔二號月球車,正在進行地基的挖掘。相比於金兔一號,金兔二號擁有更強的挖掘能力,是我們在月球上的建築好幫手。而我們使用的建築材料,也是直接從藍星上帶過去的。」
螢幕中,兩位航天員正在使用攜帶的月球磚,進行著基地的搭建。
「這是我們根據月球的環境,所特製的月球磚,航天員只要將這些磚塊堆積到一起,它們便可以自動的粘連起來。這種月球磚不僅具有很高的強度,同時也具有很好的防輻射作用。當月球基地搭建好之後,航天員在裡面就不需要再穿厚重的艙外服了,可以換上更輕便的艙內服。」
艙外服的質量非常大,長時間的穿戴艙外服進行工作,對航天員來說是非常大的考驗。
這樣的科研基地,可以讓航天員在工作之餘,保證好自己的休息,更快的恢復體力與精力。
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又幾次成功的進行了登月火箭的發射,將更多的航天員送到了月球上。
隨著月球科研基地建設的完成,月球火箭發射基地也開始了建設的工作。
「徐院士,山姆航天局又與我們聯絡了,想要和您進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