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很可能是在未來,引起科技變革的重要技術。
如果真的讓華夏一直走在前面。
那後果,可能是不堪設想的。
……
在海島量子計算機的專案告一段落後。
徐佑終於可以放下心來,繼續自己的學業和科研專案研究了。
徐佑知道,像海島計劃、新型高溫超導材料這些內部的專案,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但徐佑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這些內部專案上。
徐佑還需要做好,自己作為學生和研究員的本職工作。
另外,徐佑在發了那麼多篇論文後,如果真的長時間不再發表論文。
也很有可能引起一些人的懷疑。
因此,徐佑還需要找一些很重要,但成果不至於對外保密的課題進行研究。
最近,徐佑對於HD分子紅外躍遷的精密測量相關的問題,感到非常有興趣。
它可以用來檢驗量子電動力學、確定質子電子質量比等用途。
因為這一課題,主要是屬於量子物理部分的問題。
徐佑便透過王相武所在的量子物理實驗室,進行了這個課題的申請,並很快透過了申請,獲得了充足的科研經費。
在對高溫超導材料,以及海島量子計算機兩個內部專案做出巨大貢獻後。
徐佑再申請課題起來,也是變得非常容易了。
不需要再進行漫長的等待,可以獲得快速稽核的通道。
這就是作為一個頂尖科研工作者所獲得的特權。
對此,徐佑也不會覺得對其他人不公平。
公平從來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就像軍人能夠有優先通道一樣,是軍人的一種特權,也是十分公平的。
徐佑覺得,自己還是對得起這種專案審批的特權的。
專案正式透過審批後,徐佑來到量子物理實驗室。
見到徐佑,趙為佳還是像以前一樣,心情非常好。
“來了啊,徐博士!”
雖然這只是徐佑的大學第三年,但徐佑已經開始了直博生活。
面對“徐博士”這樣的一個稱呼,徐佑自己也有些不習慣。
“哈哈,師兄,你這麼叫我,我自己都感覺有些彆扭。”
“這才哪到哪,估計再過一年,你就要成徐教授了。到時候也別再叫我師兄了,我可要擔不起師兄這個稱號了。”
對於“徐教授”這個稱號,徐佑更是從未想過。
徐佑自己倒不覺得,自己一年後就可以成為教授。
不過這應該也是早晚的事。
這麼一來,徐佑家裡可就要有兩個徐教授了。
這時,趙為佳突然問道:
“徐佑,最近你是不是沒怎麼發論文啊?你前兩年可是發了好多篇論文的,這有點不太正常啊。”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