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多日的努力工作之下,徐佑的第一個推論被成功的驗證了。
“徐老師,我們透過測量兩個埠的輸出功率與總輸出功率的比值,得出了其與施加在移相器上的電流的關係,正好與之前推導的理論公式完全對應。掃描電流I並測量分束比T,對T和I進行非線性擬合後,即可完成對移相器的標定。”
“很好,單個移相器標定的問題已經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多個移相器標定的問題了。”
得知了這個結果後,徐佑、王相武、韓書斌等人都感到非常興奮。
不過徐佑自己心裡也清楚,接下來的研究,難度將呈指數級增長。
經歷過光量子計算機研究的韓書斌,是最知道其中難度的一個人。
這麼多年來,韓書斌還從未在該問題上有過突破。
而徐佑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已經解決了第一個問題。
……
“徐老師,移相器的量子態已經驗證完成,確定與我們之前推出的公式是相符合的。”
又是經過一個階段的研究工作後,專案組接連解決了幾個研究中的問題。
距離成功解決多個移相器標定, 又近了一步。
而此時,在計算分數比、實現么正變換、預測每個移相器的相位等問題上,大家遇到了很大的挑戰。
這個時候,徐佑再次站了出來。
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徐佑已經可以隨時隨地讓自己進入到心流狀態,完成高效的思考與分析。
“徐教授他……這是怎麼了?”
韓書斌還是第一次見到,徐佑這種有些近於呆滯的狀態。
“這個是徐老師的一個個人習慣,在專心思考問題的時候,徐老師就會刨除一切雜念,全身心都投入到他思考的問題上。不用管他,讓他自己慢慢思考就好。”
趙為佳已經見慣了徐佑的這種狀態,並不覺得有多麼吃驚。
只是相比於之前,徐佑似乎已經“身入化境”,狀態比從前還要更加神秘莫測。
韓書斌對此有些難以置信,果然這種世界級的天才,平時的工作習慣就是與常人不同的。
這時,徐佑似乎發現了什麼,突然從那個“呆滯”的狀態中恢復了過來。
徐佑拿起筆,在紙上飛快的寫著什麼。
幾分鐘後。
徐佑將筆放下,對著紙上得出的結論,滿意的笑著。
“算出來了,終於算出來了!”
趙為佳聞聲,第一個走了過來。
“果然,還是像之前一樣,根本看不懂啊。”
趙為佳依稀記得,自己之前被徐佑統治的恐懼。
每一次徐佑推出什麼奇怪的公式,趙為佳都是看得一頭霧水。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