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華夏學術圈的領導們所料。
西方國家的學者們,在得知了這個訊息時,很多都表現出了始料未及的樣子。
他們從沒有想過,想要在一家學術期刊上釋出論文,竟然要使用英語之外的語言。
對這個訊息表示“匪夷所思”後,一些自稱為學者的人口頭承諾,不管華夏的學術期刊有多麼高的影響因子,絕不會再往華夏的學術期刊投遞論文了。
與西方學者們的反對不同。
那些與華夏有著密切學術交流的國外學者,對我們的這個決定表示了支援。
他們認為,華夏的學術期刊,只接受華語論文的投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華夏沒有強迫任何國外的學者,向他們的學術期刊投遞論文。
不管怎麼進行要求,都是華夏自己的事情。
而他們對我們的聲援,與我們對他們提供的學術援助,有非常大的關係。
畢竟,誰也不想一直生活在霸權主義的欺壓之下。
受到這個訊息的影響,很多國家已經開始討論,要在他們學生的學習科目中,加上華語。
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華語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逐年增長,且大有超過英語的趨勢。
未來如果不會使用華語,是會在很多地方吃虧的。
……
“老師老師!”
“怎麼了,林詩?”
“還記得我們在參加國際物理奧賽時,認識的那些朋友嗎?”
徐佑回憶了一下,對其中的幾個國外的參賽選手,印象還是挺深刻的。
“有幾個還記得,怎麼了?”
“他們都說,現在已經開始學習華語了。以後要是學不會華語的話,都沒法在我們的學術期刊上投遞論文了。那個南高麗的女孩,你還記得嗎?”
提起那個南高麗的女孩,徐佑確實印象很深刻。
那個女孩,是在所有參賽的女選手中,除了林詩之外,成績最好的一個。
只是,當她看到林詩拿到的金牌第二名,再想到自己只拿了一個銀牌的時候,眼淚流得稀里嘩啦的。
“記得記得,你們現在還有聯絡嗎?”
“是啊,她現在在首爾大學讀書呢,說未來想來我們薊大留學,還要做你的學生呢。現在她在積極的學習華語,每天在微信上給我發語音,問我說得標不標準。不過她說華語時,還是一口濃重的南高麗味兒。”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