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獎學金,是以徐佑個人名義來建立的。
徐佑相信,那些得到獎學金的優秀的大學生,不僅可以得到經濟上的支援,同時也能感受到自己精神上的鼓舞。
不管之後走到哪個行業上,都能在這個行業中發揮出自己的能量,用自己的力量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
這時,徐佑突然想到了什麼。
“崔老師,除了這39所985院校之外,再加上一所。”
“徐老師,再加上哪一所?”
“國科大。”
國科大的全名,是華國科學院大學。
這所學校非常特殊,在為國家的科研貢獻上,並不低於菁華大學和薊京大學。
這也是徐佑曾經考慮過,要放棄保送名額,去的一所院校。
但這所學院,既不是985,也不是211。
徐佑合作過的多位院士、教授,都來自於這所大學。
在徐佑有幸參觀國科大的實驗室時,也感覺到了這所學校濃重的科研氣氛。
這種科研氣氛,甚至比菁華大學、薊京大學還要濃郁。
為此,徐佑特意要求崔穎,在自己的獎學金名單上,加上這所大學的名字。
“明白了,徐老師,我一定會辦好這個事情的。”
因為個人的能力所限,徐佑的獎學金基金會,無法做到國家級獎學金那樣的級別。
但只要能夠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幫助到一些優秀的學生,就足夠徐佑感到心滿意足的了。
崔穎的辦事效率很高,很快就按照徐佑的要求,將徐佑的獎學金基金會擴大了規模。
得知了這個訊息後,很多人都對徐佑的做法表示高度的讚賞。
“太好了,除了薊京大學之外,其他學校終於也可以拿到徐佑教授的獎學金了!下學期我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學習,向徐佑教授的獎學金髮起衝擊!”
“嗚嗚嗚,為什麼只有985的院校,才有資格獲得徐佑教授的獎學金啊。不過這也不能怪別人,只能怪我自己當初不夠優秀。等我之後科研,一定要考到一所985大學!加油!”
“不知道徐佑教授賺的錢,有沒有那些明星賺得多,但每年能拿出這麼多錢作為獎學金,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希望那些真正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科學家們,能夠獲得更高的待遇。至少,不能比那些明星差吧?”
其實除了獎學金的事情之外,徐佑還有另外一個願望。
就是希望那些在國外高等院校留學、或是在國外做尖端研究的科研者們,能夠更多的回到祖國。
只有尖端人才足夠多了,國家的科技發展才會更加迅速、穩步。
徐佑知道,他們最終沒有回來,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這對於他們來說,是無可厚非的選擇,自己絕對不可強求。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特殊的情況,徐佑很可能也會尋找出國留學的機會。
無論是科研資源,還是科研環境,很多國外的頂級院校,都有其獨特的優勢。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環境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在徐佑的帶領下,華夏已經成為了世界又一個學術中心,大有超越西方的趨勢。
在晶片等尖端研究領域上,我們也已經突破了封鎖,實現了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