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創造出這樣的一個人工智慧,根本目的並不是為了幫助棋手訓練,而是為了進一步在其他領域進行應用。
畢竟,讓棋手更好的進行圍棋訓練,意義遠沒有其他的應用領域要大。
但韓書斌卻很爽快的答應了這個要求。
“當然,既然我們都做出了這個圍棋人工智慧,肯定可以幫助他們進行訓練的。未來我們會開發一個雲平臺,他們不需要再來華科大,就可以透過雲平臺,與海島人工智慧進行連線了。我們的量子計算機,運算能力足夠強大,完全可以同時進行多個任務的。”
聽韓書斌的語氣,好像都不需要聶傑去承擔使用費了。
“好的,韓院士,那我就先替聶傑謝謝您了。”
“客氣什麼,能跟這種世界冠軍合作,也是我們的榮幸。”
接下來的時間,徐佑將海島人工智慧的成果,整理成了論文,並投到了薊大核心期刊上。
作為薊大核心期刊最權威的審稿人,徐佑同時擁有著在期刊上釋出論文的快速通道。
當然,必要的程式肯定還是要走的,在徐佑發論文之前,論文需要透過至少其他兩個審稿人的稽核。
以徐佑的能力,完全能夠將論文保持在非常高的質量上,透過稽核並不會有什麼問題。
幾天後,這一期的薊大核心期刊釋出了。
徐佑的這篇論文,自然又成為了這期期刊最受關注的一篇論文。
所有量子計算的業界人士,都知道這樣的成果,具有多麼大的意義。
而網友們對於這個訊息,也開始了各自的討論。
“我沒有看錯吧?海島量子計算機,竟然已經衍生出人工智慧了?量子程式設計的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從計算速度來看,海島量子計算機的速度,要比超算高出不止一個檔次。在這樣強大的算力下,傳統計算機和超算,根本不是它的對手。”
“現在已經實現了圍棋的人工智慧,未來還將繼續開展其他領域的研究……以後我們不會都因此而失業了吧?”
“全都失業倒不至於,但等技術成熟之後,肯定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便利不少。解決最佳化問題,能夠最大化的對資源進行利用。”
而當這個訊息傳到大洋彼岸的時候。
很多相關人士,卻對此表示了懷疑。
“他們說能夠讓量子計算機,實現這樣程度的程式設計?不,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本來,他們就對海島量子計算機的超高運算速度,有著一些懷疑。
這一次,海島人工智慧的新成果,更是讓他們完全不敢相信。
“沒錯,這確實有些不可信。我們的量子計算機,也只能解決一些窮舉的問題。想要僅僅透過窮舉的方式,去解決圍棋的問題,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圍棋的所有可能性,是近乎無限的,根本就無法完成窮舉。整個過程,主要還是利用的深度學習系統。”
而這,是目前的量子計算機,所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
也只有透過超級計算機,才能夠完成這種型別的程式編寫。
“難道說,他們的這篇論文,成果是編造出來的了?”
“因為他們的論文,是釋出在他們自己的薊大核心期刊上的。我們根本無法判斷其成果的真偽,只能透過有限的資訊,去進行一些猜測。”根據論文中的內容,整個邏輯是沒有問題。但沒有真正見識到這個人工智慧,無法確定它是否真的能達到論文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