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當腦機介面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不可思議的應用。
……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後,徐佑逐漸吸收了那天在陸知瑤論文中得到的“神秘能量”。
這讓徐佑對於宇宙,有了一些更深入的認知。
在課題的研究中,徐佑也有了更多的靈感。
徐佑覺得,現在的自己,已經有能力去設計一個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了。
當然,徐佑並不是完全拋棄那些之前的方案,去設計一個新的裝置。
在反覆斟酌之後,徐佑還是決定,基於託卡馬克裝置進行改良。
託卡馬克裝置,是一種環形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其使用的約束方式是磁約束。
這是業界認為,最可能實現可控核聚變的一種裝置。
不過,想要利用磁場去約束核聚變所釋放的強大能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即使能夠短時間的利用磁約束去約束核聚變,但這種強大的磁場,也很難長時間去維持。
除此之外,徐佑還列出了其他數十個需要解決的難題。
包括氚供應、氚生產、放射性問題、材料問題、不穩定性控制問題等等。
想要徹底的實現可控核聚變,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的。
但每解決其中的一個關鍵的問題,都是向可控核聚變邁向的一大步。
……
這一天, 林詩找到徐佑,向徐佑彙報了一個自己的實驗成果。
“徐老師,我有了一個新的發現。”
“什麼發現?”
“就是關於我之前發現的那種拓撲超導體的。可能是一個沒有什麼意義的發現,連《Nature》都未必能發得了。不過確實是一個全新的性質。”
在發過《Nature》、《Science》這樣的頂級期刊之後,林詩對自己的要求也變高了不少。
“沒關係,能發什麼期刊,與成果的價值並不一定是完全對等的。你說說吧。”
“嗯。徐老師,你之前不是說過,如果有可能的話,就儘量把一種新材料的性質研究透嘛。我最近突發奇想,就把這種拓撲超導體材料,高溫加熱了一下試試。”
徐佑曾經對林詩說過,一種材料的性質,理論上是無窮無盡的。
徐佑自己,就曾經將一種超導材料,應用到於超導完全不同的領域上。
只是,徐佑也從來沒想過,去研究超導材料在高溫下的性質。
畢竟,超導體都是在較低的溫度下,才可以實現超導的。
“經過實驗發現,這種拓撲超導體,在高溫下,具備了較強的磁性。而且,總體上溫度越高,磁性越強。”
林詩在講述這個成果的時候,顯得底氣有些不足。
因為物質在高溫下具有磁性,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性質。
但林詩的這個成果,卻讓徐佑有些眼神一變。
“具有較高的磁性?快,讓我看看具體的資料!”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