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市面上的任何一種材料,都遠遠無法承受,長時間劇烈核聚變反應,所造成的超高溫度等惡劣條件。
也只能對反應物進行約束,以避免反應物與任何物質發生接觸。
在現有的技術下,尚無法長時間的對反應物進行約束,因此也只能進行較短時間的核聚變反應。
“即使找到效能更好核反應容器材料,對於目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來說,也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啊。”徐佑感嘆道。
可控核聚變裝置,就像是一個“人造太陽”一樣。
容器材料的耐熱能力更強,肯定是我們想要的。
但相比之下,對於反應物的約束,卻是更重要的一個因素。
如果能夠使用一種強大的力量,將反應物死死的控制在容器的中間,讓反應物能夠一直與容器保持一定距離,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對容器材料的要求。
目前我們使用的約束方式,主要是磁約束。
可是,現有使用磁約束對反應物進行約束的裝置,為了不損毀容器材料,需要讓聚變等離子體的密度非常低。
這樣的結果是,無法長時間維持反應,輸出的電力也會低於輸入電力,並無法作為能源使用。
徐佑覺得,在對反應物的約束方式,必須要做出重大的改變。
“呼……還真是一個難題啊。不行的話,去往冷聚變的方向試試看?”
想辦法去降低核聚變的反應溫度,同樣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但徐佑也知道,冷聚變這種近乎於民科的概念,很可能是根本不可行的。
在這個方向上,還是儘量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還真是永遠的五十年啊……”徐佑感嘆道。
但不管怎麼說,約束條件、核反應容器材料、冷聚變這些問題,徐佑都不會輕易的放棄。
就在徐佑陷入瓶頸的時候。
陸知瑤給徐佑發來了資訊。
【路之遙:我論文的初稿寫完了。徐教授要不要點評一下?】
“初稿都寫完了?速度夠快的啊。”徐佑感嘆道。
現在距離畢業答辯,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不過徐佑很快想到,陸知瑤學的是哲學專業,不像理工科那樣,需要做完實驗才可以寫論文。
從付出的時間成本上來說,確實要比理工科少很多。
【徐佑:當然,那你現在給我發過來?】
【路之遙:要不晚上去家裡,你看完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徐佑:也好,那晚上見】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