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約定的時間,徐佑在三個保鏢的護送下,來到了伏龍科技。
徐佑並沒有和羅文坤細說這三人的身份,只說他們是自己的助手。
不過羅文坤也能猜到,這三個人應該是為了保護徐佑的安全的。
集結了公司全部的軟體研發成員後,徐佑開始了自己的培訓。
“大家都知道,EDA的幾大塊包括數字設計EDA、模擬設計EDA、驗證EDA、製造良率EDA等等。目前我們國內的EDA軟體,主要是模擬EDA,距離全流程還相距甚遠。這一次,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真正全流程的EDA。”
為了突破白頭鷹的禁令,實現核心技術的獨立研發。
伏龍科技近來在研發上投入的成本非常的大。
僅僅是軟體部門的研發人員,就有幾百人之多。
對於一個只有不到兩年的新公司來說,這樣的戰略方式,可以說是孤注一擲的。
如果無法在未來的兩年之內,做出下一代手機。
那公司真的要面臨倒閉的危險。
剛開始,他們還以為,徐佑只是在為大家制定接下來的工作計劃而已。
但聽著聽著,他們才意識到,事情的進展遠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快。
徐佑一個人,竟然已經完成了整個EDA的核心工作。
透過徐佑對EDA的介紹,他們知道,徐佑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完成了這些工作。
“現在,EDA的基本骨架已經形成,但仍需要大量的工作,將它繼續填充完整。我們的目標,是能夠在三個月之內,完成全部的工作。這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考驗。未來的這段時間,可能是大家最忙碌的一段時間。 ”
這是徐佑第一次率領一個這麼大的團隊。
徐佑知道,這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專案,不僅決定整個公司的命運,也是我們對西方技術的一次宣戰。
這個時候,必須要讓大家都擁有十足的緊迫感。
這些伏龍科技的員工們,大多也都有著濃重的愛國情懷,並不僅僅只是為了錢在工作。
“徐教授,我們一定會盡自己的全力,圓滿的完成這些工作的!”
隨著一位員工的呼喊,越來越多的員工都加入了進來。
會議室內,大家都顯得鬥志昂揚。
之後的時間裡,徐佑將軟體部門的員工,分成幾個團隊,每個團隊負責對應的工作。
徐佑分別對EDA的每個部分,進行了更細緻的培訓。
經過連續幾天的培訓後,大家基本理解了各自的任務,開始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因為徐佑自己身上還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接下來的時間,徐佑並不能一直待在伏龍科技的公司裡。
不過,徐佑還會定期去公司,及時瞭解各項工作的進度,並幫助大家解決一些近期內出現的問題。
縱觀世界上幾大EDA巨頭,還沒有像伏龍科技這樣,直接佈局EDA所有產業線的。
他們都是先打造其中的一款“拳頭產品”,選擇主攻某一細分的領域,再延伸到其他的產業線。
這也是企業正常的佈局方式。
只是,現在的伏龍科技,必須要完成所有EDA的產業線,才能夠進行晶片設計的工作。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