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徐佑抽出部分時間,和羅文坤一起,來到了晶圓廠進行實地考察,並與伏龍科技的晶片設計工程師進行了多次的交流。
在理論和經驗的不斷積累下,徐佑終於覺得,自己已經具備了研發一款EDA工具的能力。
其實總結一下的話,研發EDA工具的最大難點,就是理論的器件模型,和實際工藝結果相互之間的驗證。
需要在EDA工具中,完美的完成熱和電的模擬。
&n級。
想要在這個尺度下,完美的對熱和電進行模擬,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不過,在有了足夠的理論和經驗支援,徐佑相信,自己可以在大腦模擬模擬中,完成對這種微觀狀態下的完美模擬。
待一切都準備好之後,徐佑調整好狀態,準備開始進行大腦模擬模擬。
為此,徐佑特意和崔穎交代,自己可能要在家裡工作幾天,沒有非常重要的事情的話,就不要打擾自己了。
徐佑對陸知瑤也解釋了一下,自己在房間裡工作的時候,可能會進入到一種忘我的狀態之中。
陸知瑤早就知道,徐佑有時候會陷入到這種不可思議的狀態中。
陸知瑤一直以來,對給徐佑留有非常足夠的空間,自然是不會對此有什麼異議的。
吃完早飯,解決好了個人問題後,徐佑開啟系統介面,在心中默唸道:
“開啟大腦模擬模擬!”
隨即,在徐佑腦海中, 出現了那個擁有無限體積的空間。
徐佑集中注意力,在這個空間中,構造著一塊晶片,從無到有的設計、製備流程。
從最開始的矽晶圓,到最後完成晶片的封測,大大小小几十個步驟,在徐佑腦海中來回的浮現。
漸漸的,徐佑越發完善了所有的細節,讓這些過程,與真實的過程別無二致。
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裡面涉及的細節,實在是太多了。
即使腦力強大如徐佑,在大腦模擬模擬狀態的輔助下,也是反覆模擬了很多遍,才讓這些細節得以完善。
趁著狀態正佳,徐佑將視界不斷的擴大。
在不斷的放大之下,徐佑腦海中的空間,已經達到了奈米尺度。
在這樣的狀態下,徐佑甚至可以看見晶片上一個個只有幾奈米大小的電晶體。
徐佑努力著,讓自己的大腦保持住這樣的狀態。
如果是之前,沒有正式獲得大腦模擬模擬這項能力的時候。
且不說徐佑根本難以在大腦中完成這種高精度的模擬。
即使強行達到類似的狀態,也會因為用腦過度,隨時面臨大腦崩潰的危險。
而現在,徐佑就算已經達到了極限,但整個大腦並沒有陷入超負荷的狀態中。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一步了。
徐佑需要在這樣微觀的尺度下,重現整個晶片設計、製備的幾十個步驟。
只有這樣,徐佑才能完整的將這些過程模擬出來,再翻譯到電腦程式中,研製出一套新的EDA工具。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