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書城已經在門口等著徐佑,一見到徐佑,激動的打起了招呼。
“徐教授!終於見到你了啊。”
徐佑對於胡書城這個有些見外的稱呼,感到不太適應。
“我們倆還這麼見外幹什麼,難不成我還得叫你胡博士嘛。”
“現在發射中心的人,見到你都得叫你一聲徐教授,我也得先習慣習慣。稱呼我的話,與其用胡博士,倒不如直接用胡工了。我在這裡也算老工程師了,現在不少人都這麼叫我。”
“胡工?聽起來還真像那回事啊。”徐佑笑道。
在這個年紀,就能當上航天系統的工程師,胡書城也確實做到了常人難以做到的事。
如果徐佑當時去了菁華或者薊大,估計都不會取得這樣的成就。
而胡書城成熟的面相,加上越來越少的頭髮,也很符合“胡工”這樣的一個身份。
胡書城帶著徐佑,進入到了肅州衛星發射中心內部。
在這裡,徐佑見到了很多老熟人,他們都都熱情的向徐佑打著招呼。
過了一會兒,蘇義國也特意過來找到徐佑,和徐佑敘著舊,並談論著接下來的工作。
“徐教授,好久不見啊。”
“是啊,蘇總工,我已經有快三年沒來這裡了。”
“來,我們邊坐邊聊。”
蘇義國一改之前的嚴肅作風,對徐佑顯得非常的客氣。
這不僅因為徐佑身份的變化,同時也是因為徐佑之前為航天系統做出的一項項貢獻。
對於這樣的人才,蘇義國肯定是會格外的敬重的。
“蘇總工,征途九號的進展怎麼樣了?”
一邊喝著茶,徐佑一邊問道。
“距離征途九號的第一次發射,還得有一段時間。不過相比計劃,進度已經提前了不少。這還得感謝你的幾個關鍵貢獻啊!”
“蘇總工客氣了,我也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要不是因為徐佑的幾項成果,航天系統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解決發動機的冷卻問題。
“小胡這兩年的表現非常不錯,別看他還沒畢業,在能力上,已經超過不少正式的工程師了。未來總工程師的位置,一定是小胡的。”
對於胡書城,蘇義國也難得的褒獎了起來。
“蘇總工,可別誇我了,還是多批評批評我吧。你要是不批評我,我都感覺不習慣。”胡書城笑道。
徐佑也想起,當時自己和胡書城被蘇義國批評時的場景。
當時他們都恨不得給蘇義國罵一頓,不過現在想起來,還真是挺值得懷念的。
敘舊之後,徐佑和蘇義國聊起了這次的工作。
“蘇總工,聽說我們肅州衛星發射中心,已經開始準備新一代太陽電池陣的研究工作了?”
“嗯,按理說,這應該是航天院的工作,不過因為這裡方便一些實地的實驗,就把研究地點定在這裡了,幾個航天院的專家也都已經到發射中心了。”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