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要求,課題研究的內容,要對現在或者未來的技術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
在參與到那些國家級的專案之後,徐佑瞭解到了一些資訊,知道目前的形勢看似波瀾不驚,但其實這可能只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奏。
很多事情,是一觸即發的。
徐佑不可能再像剛開始接觸科研時那樣,漫無目的的研究課題了。
至少得保證手上的一部分課題,是在十年之內有重要應用價值的。
第二個要求,就是得保證這項成果的研究,是在徐佑能力的範圍之內的。
徐佑知道,自己現在的能力很強,但還沒有達到無所不能的地步。
很多想做的事情,徐佑目前還沒有能力去做到。
也只能隨著徐佑能力和許可權的繼續提升,再去考慮那些更大的專案了。
徐佑在反覆權衡之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方向。
柔性電子。
提到柔性電子,很多人可能會首先想到柔性顯示屏。
比如說,一些手機、電腦、電視等裝置的顯示屏,就已經採用了這項技術。
實際上,柔性電子技術,並不僅僅應用於柔性顯示屏中。
因為柔性電子產品的優勢與特點非常突出,具有柔性、可列印性、仿生性、聚合性和彈性等特點。
在國防、醫療、能源、資訊等多項領域,都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而讓徐佑想到這樣一個方向的關鍵,就是徐佑在航天五院時,參與的高解析度衛星專案。
透過在航天五院的學習,以及與多位高階設計師、工程師的交流,徐佑瞭解到。
我們正在進行新型衛星太陽電池陣的研究。
對於絕大多數衛星來說,在軌執行時,太陽電池陣都是它們唯一的能量來源。
而隨著我們空間通訊技術的發展,未來的衛星太陽電池陣,需要在保證輸出功率不降低的情況下,進一步減小其質量和體積。
目前,世界上柔性電子的技術,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很多技術並不成熟。
材料和製造技術,是制約柔性電子發展的主要因素。
徐佑在獲得“大腦模擬模擬”這項新的技能後,正適合用於研究這樣型別的課題。
想到這,徐佑決定,進行一個新的課題的立項。
徐佑找到崔穎,和崔穎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並讓崔穎幫助自己進行立項申請的工作。
因為專案的意義非常重大,徐佑在與崔穎交談的過程中,強調了很多重點內容。
崔穎也是一直用筆進行著記錄,確保自己能夠完全掌握其中的重點。
在崔穎的努力下,專案申請在幾天之內寫好,並滿足了徐佑的要求,向上提交了過去。
這一次的專案審批依然很快,不僅因為申請人是徐佑,而且專案本身的價值也確實非常重大。
為了支援徐佑的研究,上面不僅全額審批了徐佑需要的500萬科研經費,並表示會根據專案進展,繼續追加科研經費。
立項透過申請後,徐佑準備著正式開題的事情。
雖說徐佑已經具備了大腦模擬模擬的技能,但在真正的科研中,還是有大量的實驗需要去做的。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