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題,一道天體軌道問題。
七個小問,看上去十分誇張。
但無非是考察霍爾曼轉移軌道,暴力計算即可。
因為計算量確實很大,這道題花了徐佑25分鐘的時間。
後面三道大題,則分別考察了碰撞問題計算散射截面、玻爾茲曼分佈問題、順磁體鐵磁體問題等等。
涉及的理論知識非常多,也非常的複雜。
但對於已經吃透幾十本教材和習題的徐佑來說。
這些,也已經是比較常規的題型了。
每道題目,徐佑都控制在30分鐘之內的時間裡,將之解決完成。
答完了最後一道題後,徐佑看了眼時間。
竟發現居然還剩下了足足一個小時的時間呢。
此時,考場中其他的同學,大都陷入了焦頭爛額的狀態之中。
題目本身的難度、心態不穩、對環境的不適應等種種因素。
讓他們答得都十分的掙扎。
特別是那種每一道題都沒有明確思路的考生。
此時心裡真的是有些絕望了。
徐佑隱隱有一種要拿到理論滿分的感覺。
但理智再次讓徐佑平靜了下來。
徐佑知道,這種感覺很可能是一種錯覺。
別說國決,就算是預賽和複賽,徐佑也沒有拿到滿分。
這種理智,還是讓徐佑繼續把剩下的時間,都放在了過程與計算結果的檢查上。
12點一到,理論考試正式結束。
交上捲紙之後,大家也都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
不管考得好還是不好,這關鍵的理論考試總算是考完了。
即使後面還有實驗考試,但與理論考試相比,實驗考試的壓力就明顯沒有那麼大了。
當然,也有一些考生,因為對自己的作答不是很滿意,神情有些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