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帶狀材料的長度能夠達到半米,足以證明這種材料,在強電領域是有很大的應用潛力的。
甚至,在一些其他應用領域中,並不需要太長的線帶狀結構。
這種材料,很可能會在近期就開始進入正式的應用研究。
大家都對這個成果感到興奮。
這樣高的超導臨界溫度,可是要比其他能夠用於應有的超導材料,溫度高出了至少二十多K。
相比之前,會減少很多因為降溫而消耗的能源。
邢書平對這一成果,也是比較滿意的。
即使沒有突破乾冰昇華的溫度。
在超導材料的應用上,能夠提高超導臨界溫度,也是一項具有突破性的成果了。
但邢書平清楚,陳平秋等人在材料製備和成型上面的技術,的確是非常成熟。
卻也沒有在這次的專案中,運用到什麼具有突破性的技術。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徐佑找到這些超導物質,那這些材料專家們,將完全沒有工作可做。
誰也不像徐佑這樣,具有這麼強的不可替代性。
待陳平秋完成了自己的成果彙報後。
徐佑來到了前面,準備彙報自己近期的成果。
“非常高興,我們的160K高溫超導材料,即將進入到應用領域的研究了。”
彙報成果之前,徐佑也是先對這個成果表示著祝賀。
徐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成果。
即使徐佑自己,在整個成果中,貢獻了非常重要的力量。
但這仍是整個團隊的功勞。
至少目前為止,徐佑肯定是沒能力把材料製備出來,且加工成型的。
聽到徐佑的話,陳平秋的表情並沒有什麼波瀾。
心裡卻還是有一些得意的。
這證明了之前陳平秋的方向判斷是沒問題的。
除此之外,陳平秋也很想知道,這段時間以來,徐佑到底做出了什麼成果出來。
“這段時間以來,我全面的研究了202K的超導材料,利用計算機軟體整合化技術,將它的各項性質,模擬模擬在計算機軟體上。目前為止,距離它製備和成型的最佳化工藝,我還沒有進展。但在未來,這項技術還是很有希望用於輔助材料成型的工藝上。”
聽著徐佑的講述,下面坐著的教授們,有著不同的想法。
他們都知道,利用模擬模擬去輔助材料成型,對於一種新的材料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只有在模擬模擬技術非常成熟後,才有可能進入到應用的步驟。
陳平秋也覺得,徐佑能做出這項技術肯定很厲害,但目前為止,肯定做得不成熟。
距離真正用於輔助材料成型的研究,還會有很遠的路要走。
“大家可以看到,這是這種材料的微觀結構。像其他的各種常見性質,也可以在軟體中模擬出來。比如說,在標準大氣壓下,當溫度達到1314.52K時,這種材料會從固態轉化為液態。”
徐佑調整著溫度的引數,果然在螢幕中,這種材料就發生了物態變化。
當然,徐佑所做的,並不只是單純的在軟體上,設定了各種資料而已。
而是以多個複雜的函式形式,去模擬各種各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