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老師,之前您給我發的那幾道畢設課題,我都做完了。只是不知道我具體做得怎麼樣。”
徐佑本來想直接讓彭俊看看的,但擔心彭俊沒有時間,也就沒有直說。
“都做完了嗎?速度夠快的啊。你給我發過來吧,我有時間幫你看看。”
“好的,謝謝老師了。還有一個事情,能不能再幫我推薦一些更高階的資料呢?老師您放心,這一次我保證不跟您借了。如果圖書館借不到的話,我就自己買,我獎學金還是夠花的。”
因為就快要開學了,徐佑也知道,再從彭俊這裡借書就不好了。
“行,我再幫你推薦一些教材。你想從我這借也沒關係的,我們平時也不經常用這些書。”
可當彭俊把這話說出去之後,心裡馬上就有點兒後悔了。
跟徐佑這個孩子客氣,徐佑可是真的會當真的。
而且,徐佑那恐怖的行李箱,可就在旁邊呢。
但這一次,徐佑還是努力的剋制住了自己借書的慾望。
“真不用了,老師。再高階一些的書籍,難度就要大很多了,我還是自己買吧,以後也得經常看。”
聽徐佑這麼說,彭俊總算鬆了一口氣。
帶著彭俊最新的推薦書單和行李箱,徐佑先是來到了圖書館,將能借到的書裝到自己的行李箱中,又找了其他類別的一些書籍。
裝滿了一行李箱的書,圖書館裡出來後,徐佑又找回了上學期那種充實的感覺。
剩下沒有借到的資料,徐佑便直接在網上買了。
就這樣,徐佑又開始了那看上去有些單調無聊,實則充實而又富有樂趣的學習生活。
而徐洲這邊,關於新型原子簇結構製備的課題,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徐洲畢竟是金屬材料專家,透過多次實驗總結,終於找到了新型原子簇結構製備的秘訣。
並完成了幾種新的鋁原子簇的製備工作。
完成了這一成果後,徐洲第一時間將這個好訊息告訴了徐佑。
“徐佑,新型鋁原子簇結構做出來了!跟你演算法中的理論模型的貼合率,超過了99%。這說明你的函式公式和演算法,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僅僅證實之前的原子簇結構,還不足以說明所有的問題的話。
那這一次的成功,無疑徹底驗證了徐佑的理論。
徐佑將自己的數學和資訊學知識,成功的應用到了材料領域中。
“太好了,徐教授,你可以準備其他元素原子簇的製備了。等你的工作完成,我也可以繼續新的超導實驗了。”
“沒錯,已經要準備了。對了,我跟你商量一下,這個成果,我們兩個是共一怎麼樣?”
在這個課題中,徐佑所提供的函式公式和演算法,是非常重要的。
但除此之外,徐洲對於材料製備的創新,也是非常關鍵的工作。
徐洲覺得,兩人共同擔任第一作者,算是比較合適的安排。
“不用了,徐教授,你就安心當一作好了,我的名字出不出現都無所謂的。其實我也就是想學習一些材料知識而已,順便拿這個課題練練手,看看我演算法掌握得怎麼樣。”
“練練手?我跟你說,這個課題我可是想好好做一做,衝個N/S的。說真的,你真不要共同一作嗎?”
“真不用,你就留著自己發吧。反正主要工作都是你做的,我也就是幫上點兒忙而已。”
徐佑覺得,要是能在自己的幫助下,讓徐洲能發一篇《Nature》、《Science》什麼的。
那也算是自己對徐洲的一個回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