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來,徐佑透過不斷的學習,已經基本瞭解了趙為佳所做的科研專案。
簡單概況的話,趙為佳所做的專案,是有關“光子糾纏”的問題。
所謂的光子糾纏,即兩粒來自於同一光束的光子,將它們分開之後。
會發現,發生在其中一粒光子上的事情,在另一粒光子上也都能反映出來。
這種關聯性非常神奇,是超越空間和時間的。
除了光子之外,其他的基本粒子也具有這樣的神奇性質,統稱為“量子糾纏”。
光子糾纏,就是量子糾纏的一種。
而透過這些天的瞭解,徐佑也大概知道,為什麼趙為佳的課題,會出現這樣的困境。
“師兄,是因為強行濾波,帶來較大的能量損耗,所以很難獲得高維的OAM最大糾纏態吧?”
趙為佳聞言一愣,但也沒有表現得太過驚訝。
跟徐佑相處了這些天,趙為佳也早就知道,徐佑的學習能力十分的不可思議。
即使在剛進實驗室時,徐佑也只有一點兒理論知識而已,對於更深入的科研內容並不瞭解。
但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徐佑的進步極快。
不僅對於實驗室的各種裝置的功能已經熟悉,甚至連自己的課題內容也已經基本理解了。
不誇張的說,現在的徐佑,比許多實驗室中的碩士還要更好用一些。
“沒錯,就是強行濾波,造成能量損耗過大這個原因。”
其實,對於這個原因,趙為佳自己心裡也是清楚的。
但原因找到,並不意味著問題就解決了。
因為,想要獲得最大糾纏態,常用的方法是切趾。
而切趾,勢必要用到強行濾波的方法。
可以說,這個問題是一個死迴圈。
除非找到其他獲得最大糾纏態的方法。
否則的話,這個問題就是無法解決的。
也只能多次進行實驗,看看能否人品爆發,獲得高維的OAM最大糾纏態了。
徐佑心裡也清楚,現在的關鍵,就是找到降低能量損耗的方法,才容易獲得更高維的最大糾纏態。
一味的重複實驗,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確定了問題後,徐佑決定嘗試著去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