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幅圖冊,十三個方案,每一個方案都詳細標註了用材和報價,價格有高有低,最便宜的只有一千萬,最貴的則高達上億,設計的堪比豪華郵輪。
而即使是最便宜的船,雖然在他眼裡裝修差的掉渣,但實際上也比這個年代的木頭帆船強了不知多少倍,都是按照普通火車軟臥設計的,不但裝了暖氣,而且還有空調。
經過一番仔細的篩選,李川最終選定了一款報價3500萬的船。
船的骨架是遠洋貨船,和動輒數萬噸的巨型貨船比起來,確實小了點,長度只有五十米出頭,寬不到十米,吃水一米五,最大三米,載重量並不大,只有一千噸。
至於航速,由於船型設計的較窄,而且是全鋁合金船身,比鐵船輕了許多,最大航速能達到二十四節,除了看不懂引數的柴油機組,還裝備了五根桅杆。
一旦動力系統出現故障,還可以啟動備用機組揚帆啟航。
若是鐵船,一旦動力系統出故障,風力很難驅動。
萊文考慮的很周到,升帆收帆全是機械控制,沒用電子系統,而且機械系統設計的也很落後,但卻能讓李川這個不懂機械的菜鳥都看懂,就算出了問題,有配件就能修。
這樣的一條船,放到幾百年後,絕對屬於淘汰品。
可放在這年代,就是超出人們認知的高科技。
船有上下三層,除了貨艙,客艙有八十六間,按每間四人算,能載三百多人,當然這只是標準載客量,若是不靠慮擁擠的話,塞上兩千人都沒問題。
四人一間客艙,這是按照遠洋航行的標準設計的。
雖然不算寬敞,但至少比列車包廂大的多,比福船強了不知多少。
當然,除了兩個餐廳,其他的活動室什麼的就沒有了。
老實話說,雖然和這個年代的木頭帆船比起來,這條船強了太多,但其實除了工藝和用材之外,其他方面和後世九十年代造的船也沒多大的區別。
最上面是炮臺,兩邊各裝有十門迫擊炮,口徑比之前萊文賣給他的略小,但炮管卻加長了一些,不但射程提升了少許,精確度也提升了,算是個升級版。
“這種船來十艘。”
選好了船,李川就上淘寶找萊文。
“李,你真是太有眼光了。”
萊文雖然有點可惜,但還是滿面笑容的拍著違心馬屁,這船不是最好的,甚至連中等也算不上,雖然也不掙賺,但比起報價上億的那條船,賺的自然少多了。
李川懶的聽他廢話,問道:“多長時間能交船?”
萊文苦著臉道:“李,大型船舶的製造可不是流水線上的汽車,從鋪設龍骨到下水最快也的三個月,這還是資金充足的情況下。若是不太順利,一年也有可能。”
李川不耐煩了:“你就說最快什麼時候能交船?”
萊文還在叫苦:“李,你也知道,船廠還有其他單子要做,這需要時間的,而且船廠購買原料的先期墊資也不是小數目,除非你能先付一筆訂金,我可以幫你跟船廠交涉,讓船廠優先製造你要的船,不過十艘船要想交付,最快也得一年。”
“麻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