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青樓的姑娘來說,才青只是提高自己身價的工具,目的還是為了生存,除了像卞玉京這種人,絕大多數姑娘衡量事物的第一標準,還是金銀財富。
因此,幾個姑娘看向李川的眼神都有點冒光。
卞玉京也很吃驚,不想這個草包青年竟然是傳說中的江陰鉅富。
李川依舊很淡定,只是點點頭,看都沒看冒襄一眼。
這姓冒的他聽過,江南四公子之一,六次鄉試沒考上舉人,自認懷才不遇,聽說最近加入了復社,整日詩酒唱和,或抨擊閹黨、議論朝政,在士林中贏得了不少美譽。
可在李川的眼裡,這種人是最沒出息的一群人。
那些真正有大成就的,哪個不是忍人所不能忍,聖人都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考不中舉人,卻不反省自身,反而認為是別人眼瞎看不到自己的才華,整日誇誇其談的妄論國政,這種人不論在大明還是在幾百年後,都是最沒用的一群人。
說的難聽點,這種人活著別無他用,只能浪費老百姓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
冒襄見李川不待見他,臉色就有些難看了,念頭一轉,又皮笑肉不笑地說道:“聽說李兄得承君恩,被賜下同進士出身,真是令吾輩讀書人羨慕。”
這話說的好聽,其實卻是包藏禍心。
同進士出身說起來好聽,其實對讀書人來說卻是無奈之舉。
能夠憑本事考中進士的,誰願意頂個同進士出身。
只有那些沒有耐考上進士的,才會拖關係弄出身,被讀書人視之為恥辱。
冒襄點出這事,就是用來噁心李川的。
果然,卞玉京峨眉微蹙,就覺得這姓李的果真是草包一個。
冒襄看在眼裡,不由暗自得意。
李川面無表情,盯著冒襄看了好一陣,直看的冒襄臉色有些不自然起來,正想找個話題轉移一下注意力時,他才冷冷地吐出了一個字:“滾!”
冒襄臉色一僵,臉都青了。
卞玉京則一臉愕然,渾沒料到這位李公子如此粗俗不堪。
萬友青則心下暗樂,為李川點了一百個贊。
這些讀書人無不眼高於頂,可沒少讓他受過白眼,只是萬友青只想和氣生財,才不願得罪這些讀書人,但並不代表他對這些讀書人沒有怨氣。
此刻看到姓冒的吃癟,心裡那個暢快勁就別提了。
“冒公子,李公子,有話好說。”
鴇母見勢不妙,忙打圓場。
冒襄臉色數變,終究換上了一副笑臉,道:“我輩讀書人自當正衣冠,明禮儀,方能知榮辱,持國事。李兄斯文掃地,在下不與你一般見識。”
“好!”
卞玉京忍不住叫好,目眨異彩。
幾個姑娘也覺得冒公子有氣度,乃是一位令人心儀的郎君,但並沒有叫好,畢竟這位李公子可是江南鉅富,姑娘們也不想得罪了這位金龜婿。
“好什麼?”
李川對這位名列秦淮八豔之一的小姑娘瞬間沒了好感,忍不住扭頭問她:“你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知道什麼是榮辱,空談若有用,北方何以戰火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