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把鐵器糧食賣給建奴,遠在江南的豪商大族也是有所耳聞,這世上本來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或許只有紫京城裡的高牆吹不進風去,只有崇禎帝是聾子。
範永年沉下了臉,溫和的笑不見了,目光十分銳利,盯著李川不陰不陽地道:“我范家以販鹽為生,行的正,坐的端,為朝廷輸運糧草立下了汗馬功勞,豈可受人汙衊。”
“乾沒幹你自己心裡清楚。”
李川懶得再多說,不耐煩地揮揮手:“滾吧,李某不歡迎山西商人。”
範永年盯著他看了好幾眼,卻沒說一句狠話,而是重新換上了溫和的笑臉,跟幾個相熟的商賈打了幾聲招呼,才從容的離開了。
幾個商賈都目露思索,也不知轉著什麼念頭。
萬友青湊上了來說道:“我等商人只需和氣生財便可,李兄弟操切了呀。晉商的勢力不容小視,而且晉商很團結,朝中亦有朋黨,得罪的狠了實在沒什麼好處。”
“他們能咬我?”
李川不屑地道:“我一不靠晉商升官,二不靠晉商發財,一群無父無母的畜生,連賣國這種事也幹得出來,難道還要我對他們笑臉相迎?”
“這……”
萬友青擦汗道:“李兄弟慎言。”
李川不以為然地道:“難道那幫山西商人做得,我就說不得?別說你不知道那幫山西商人給建奴銷贓,把糧食和鐵器賣給建奴。”
萬友青嘆氣道:“這種事情你知我知就行,何必要說出來得罪人,反正朝廷的事情還輪不到我們這些人操心,和氣生財,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國家大事自然有人去操心。”
言下之意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李川盯著他道:“別告訴我你也給建奴賣過糧食和鐵器。”
“沒有,絕對沒有!”
聽出李川語氣不善,萬友青急忙道:“在下雖然不想多管閒事,但資敵這種事情還是不會幹的,李兄弟可千萬別誤會,萬某從沒跟建奴做過買賣。”
李川笑呵呵道:“萬兄不必緊張,你的人品在下還是信的過的。”
心裡卻在冷笑,這大明的商賈就沒幾個好東西,國家在他們的心裡,其實壓根就沒什麼概念,不論官僚士大夫還是商人,為了利益,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
山西商人固然該殺,但這些江南的商賈又能好到哪去。
據他所知,福建的鄭家就和建奴有生意往來。
李川相信,只要有機會,姓萬的也多半會把糧食鐵器賣給滿清。
都說漢唐時的文人很有節氣,視蠻夷為豬狗,維護漢人正統的觀念,已經徹底融入到了骨子裡,就算偶有例外,也不過是個例,不影響漢民族的氣節。
可到了大明,儒家教育出來的這都是一幫什麼人。
沒有一點國家觀念,對資敵賣國也都是習以為常,這樣的民族還有希望嗎?
李川覺得有點悲哀,如果他是皇帝,他絕對會把那些山西商人殺個人頭滾滾。
按理說作為一個現代人,從小唱著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個家長大,他不應該有這種極端情緒,可李川還是為漢民族感到悲哀,或許從股子裡講,他就是個民族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