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源皺眉喝道:“愣著作什麼,還不接旨?”
李川這才反應過來,連忙五體投地,一邊心裡腹誹,一邊琢磨,這皇帝的嘉獎來的也太容易了些,雖然一年答應了趙源二十萬兩銀子,可還一兩沒給了賞賜就下來了。
趙源取出一個明黃色的卷軸,展開抑揚頓挫地念了一遍。
“……賜同進幹出身,欽此!”
前面的李川一句都沒聽進去,就聽懂了這一句。
同進士出身?
這麼特的不是官啊,給個學歷有鳥用,而且這年頭可不是幾百年後,科班出身憑本事考上的進士和皇帝賜的進士完全不是一回事,那些科班出身的進士,壓根就看不起皇帝剛下學歷的進士,好大讀書人寧願一輩子考不上進士,也不願要皇帝賜的同進士出身。
可問題是,皇帝聖旨都下了,還能拒絕嗎?
拒絕當然能拒絕,但抗旨是不遵的罪名估計沒人扛得住。
李川只能捏著鼻子領旨謝恩,鬱悶了一陣,又開始自我安慰起來。
同進士就同進士,反正李大少爺個秀才也考不上,現在咱也是有學歷的人了,雖然可能會遭到那些科舉進士的白眼,但總歸有了學歷,也能享受待遇了。
什麼待遇?
當然是免稅待遇。
明朝的讀書人可是有特權的,只要有了秀才功名,就可以見官不跪,而且也不用再給朝廷交各種稅,甚至連勞役也免了,不但李川得了實惠,連李家的莊戶們得了好處。
這年頭地主家的莊戶可都是立了契的,都是地主家的家奴。
沒有功名在身,地主就是個笑話,還得按田畝給官府交稅,甚至要攤派勞役。
而勞役是按戶抽丁,立契的莊戶照樣跑不掉。
現在有了同進士出身的學歷,李川總算轉正,成了大明帝國真正的剝削階級,什麼賦稅勞役統統都可以免掉了,而且對於李家來說,也算是光耀門楣。
要知道李老爺身前最大的願忘就是考個功名,成為真正的鄉紳。
趙源察言觀色,見李川眉宇間似有喜色,就微不可察地露出一絲笑意,轉身入座,一臉憂國民地道:“世道艱難啊,山西大旱,饑民無糧,遍地饑民,百姓易子相食,陛下已經操碎了心。你既受皇恩,值此國事艱難之際,該當為陛下分憂才是。”
媽蛋,原來在這裡等著呢!
李川心裡腹誹,面上卻大義凜然道:“此乃我等讀書人的義務,自當為陛下分憂!”
趙源笑眯眯道:“咱家果然沒有看錯你,不枉在陛下跟前為你美言。這樣吧,陛下急需銀錢賑災,你先把半年的銀子給咱家交了,剩下的年底再交。”
李川立馬叫苦道:“太多了,現在拿不出來十萬銀子。”
趙源冷笑道:“咱家怎麼聽說你那批貨物賣了三十多萬兩銀子?”
李川分辨道:“那些銀子可不全是利潤,還有本金和借貸的錢,在下還要進貨,那些西洋貨不便宜,最多隻能拿出來五萬,剩下的年底再給。”
“不行!”
趙源壓根不聽他廢話,道:“膽兒肥了,敢跟咱家講條件了!十萬兩銀子,一個子兒都不能少。耽誤了陛下賑災,你有十顆腦袋都不夠砍的。”
李川能拿出來十萬兩銀子,但不能給的太痛快了。
慾望無止境,太容易得到的話,誰知道二十萬會不會變成四十萬。
磨嘰了一陣,見趙源不肯鬆口,才苦著臉免為其難的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