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蛟龍海盜團已經足夠強大,擁有了自保之力,這個時候,弄一個團徽,就能起到招牌一樣的效果。
後來經過大家的商討,蛟龍海盜團個蛟龍傭兵團的團徽被設計了出來,並且透過了蛟龍成員的一致認可。
蛟龍,蛟龍,那麼蛟龍海盜團和蛟龍傭兵團的團徽上,都應該有龍的存在。
蛟龍海盜團,因為是海盜,那麼就離不開船,蛟龍海盜團的團徽:波濤洶湧的海面上行駛著一艘巍峨雄壯的艦艇,一條霸氣十足的蛟龍圍繞著艦艇翻騰,雄渾壯闊。
而蛟龍傭兵團的團徽則要簡單許多:黃金色柳樹枝上懸著一柄利劍,黑色的惡龍縈繞盤旋在利劍周圍,特別是那條黑色的龍,充斥著邪惡和霸主的氣息,讓人不寒而慄。
團徽被設計好了,並且很快就投入了使用。
蛟龍海盜團還好,能夠以船隻為單位,對隊伍進行分配。
可是蛟龍傭兵團就不行了,因為在陸地上,所以海上那一套就完全不能用。
可是一支陸軍隊伍的建制,其意義相當重要。
有利於火力的均勻分配,有利於行動的迅速性,有利於管理,有利於戰爭狀態下的調配問題,總之一個隊伍的建制,非常重要。
思前想後,姜林決定採用華夏部隊建制中的團編制來管理蛟龍傭兵團。
華夏團編制:
由若干個營(或連)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師(或旅)。直屬於軍(集團軍)以上單位的稱獨立團。為基本戰術部隊,是具有一定職能和許可權的教育訓練、行政管理單位。設有領導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分隊。由統帥部授予番號和軍旗,有的還有自己的獨特標誌。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區分為步兵團(摩托化步兵團、機械化步兵團)、坦克團、炮兵團、航空兵團、空降兵團、導彈團、工兵團、通訊團、防化團、雷達團、汽車團等。通常在師或旅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
現在蛟龍傭兵團剛剛成立,人數不過區區一百人,稱之為連,尚且不足。何況還是團?
不過蛟龍傭兵團在未來不可能還是如此規模,所以必須要先構架一個團級編制的框架來。
當然,蛟龍傭兵團沿用華夏的軍隊建制,但是團內各個部分的職能卻不禁相同。
總的來說,蛟龍傭兵團分為兩個部分:戰鬥部,後勤保障部。
戰鬥部,顧名思義,就是直接參與戰鬥的人員,包括但不限於偵察兵,狙擊手,迫擊炮手,重機槍手等等一系列直接參與戰鬥的人員。
而後勤保障部則是由醫療,伙食,通訊,彈藥配給等等一系列人員所組成,分工非常明確。
在團隊編制上,姜林依舊採用華夏部隊的團、營、連、排、班為單位。
大概的數字是每班712人每排30人左右,每連100人左右,每營300人左右,每團為10002000人不等。
如此一來,也就出現了管理階層。
於是,姜林前期培訓出來的一百名蛟龍乘員,就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