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離開下邳後,劉備又帶著關羽張飛去拜訪鄭玄。
這是他第二次去拜訪,前一次還是和周平一起去的。
只不過,那次見到鄭玄,周平較少說話,所說的大多是些恭敬之語。
劉備能夠理解,為什麼一向善於滔滔而談的周文安, 見了鄭玄卻不敢多言。
面對這樣的博學大儒,如果書讀得不夠多,那就很難說到一處。
周文安雖然明勢知人,智謀出眾,但劉備也知道,他讀書並不算多,這個先生和自己一樣“不好讀書”。
不好讀書也不是完全不讀書,只是沒有鑽到書堆中去苦讀而已,有些書還是要讀的。
鄭玄是青州北海高密人, 因為青州有黃巾之亂,來徐州避居。
他現在已經年近七十,年輕時離家遊學十餘年,幾乎是無所不學,以至於在山東之地無可問者,又向西入關去當馬融的門徒。
等他學成歸鄉時,已經過了四十歲,又因家貧,只能去東萊客耕,也就是租世家豪強之田來耕種。
後來因黨錮之禍被禁了十四年,黨禁解除後,又被大將軍何進所闢, 但他無心為官,辭歸鄉里。
之前的徐州牧陶謙在時,待他以師友之禮。
現在劉備接掌徐州後, 對他也甚是恭敬, 只因平日政事太忙,不能常來拜訪。
這一次再見到鄭玄,談起前次一起來的那個腰間掛著酒葫蘆的年輕人,也就是周文安。
“此人年歲雖少,但其可目視人心,能辨善惡庸智,又居高望遠,能知天下形勢,乃王佐之才。”
這是鄭玄對周平的評價。
劉備心中暗喜,嘴上卻又嘆著自己身邊人才太少,常覺無人可用。
鄭玄將追隨自己求學的孫乾推薦給劉備。
孫乾孫公祐也是北海人,跟隨鄭玄避居徐州,是鄭玄的門徒。
鄭玄這樣的名士大儒,他的門徒必不會差,劉備當即大喜,闢孫乾為從事,帶回州府。
…………
周平帶著張武和許褚等人渡過淮河,到了盱眙,歇息一夜,第二日又上路急趕, 數日之後到了廣陵。
陳登在廣陵, 政事清明,甚得民心,周平一路上所聞,皆是稱讚之聲。
進了廣陵城,來到太守府,陳登見到周平,非常欣喜,設宴招待。
不過這一次沒有魚膾了,主要是雞和羊肉。
“哈哈哈……先生斷絕糧道而敗公路,三面伏兵而滅呂布,此等奇謀實在令人意想不到,張子房之策亦不過如此啊!來,我敬先生一杯。”
陳登大笑說著,舉杯相敬。
周平舉杯對飲,笑道:“若非有明主與勇將猛士,奇謀恐怕也難成,能敗袁術滅呂布,主要還是主公與眾將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