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第的確說的是真心話,就衝韋寶能把李如松那麼久以前的陳年往事說出來,高第就確信韋寶的確對軍事多有研究的。
而對於韋寶的財力,高第更是沒有半點懷疑,知道韋寶這一次能在山東搞贏本地十數萬大軍,靠的就是銀子,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也一樣能讓軍隊賣力。
這就讓高第更興起了與韋寶交好的心思。
覺得自己花費了一對價值十多萬兩的軍事重鎮換來與韋寶交好,這對金獅鎮紙,真是花的值得。
“都是淺見,相信高大人也是熟知軍事的,我說這些,就是要向高大人表明心跡,我與高大人是站在一起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至於我的恩師,依著我看來,恩師對人情是非還是少了一些關注。得罪了九千歲,就算強行留在任上,也是吃力不討好。況且遼東本來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地方,不如趁著威名到達了頂峰的時候,急流勇退,將來若是有興趣,再復出的時候,仍然是擎天一柱!”韋寶道。
高第深以為然的點頭道:“韋大人說的好,說的是真好!若是孫大人能想明白就更好了。的確,孫大人現在退下來,整個大明都會心生挽留,將來朝廷不得已再度啟用孫大人,得多風光啊?知道這話,我說不合適,恐怕只有韋大人能私下勸一勸孫督師了。”
“其實我說這種話也不合適,畢竟我是晚輩,是學生,是弟子。”韋寶搖頭道:“可以孫督師的聲望,除了陛下,恐怕也沒有的地位在孫督師之上了,我到時候只能姑且一試吧。”
高第聞言大喜:“那就有勞韋大人了。”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高大人,我要迎娶遼西吳襄的女兒,這幾日便要辦喜宴,所以想請您和幾位大公公早些隨我去遼西,這樣我也能顯得有面子一些。”韋寶道。
“哦?韋大人不是剛剛娶了國公爺的女兒嗎?這麼快又要娶親啊?”高第聞言有些意外道:“國公爺知道了會不會不太高興?”
“不會,我老丈人對我很好,我也對他說過了。”韋寶笑道:“我娘子還會親自去遼西出席呢。本來我認識吳襄之女在前,認識國公府在後,於情於理我都不能負了吳家女兒。”
高第點點頭,認可韋寶的觀點,並且對於韋寶能與英國公相處的這麼融洽很佩服,這種娶妾室的事情,又是在新婚之際,別說是英國公府這樣的人家,就是普通大戶也不會樂意的,而且韋寶還能帶國公女兒一起去遼西,這得多有本事啊?
“這事好辦,明天我請客的時候,對幾位大公公說一聲,他們其實什麼時候走,是無所謂的,主要看咱們兩人。”高第笑道:“知道朝廷為什麼每次派幾個太監當監軍嗎?一來是怕底下有什麼事情,朝廷和陛下不知道,二來是怕軍隊控制不住。最後嘛,就是怕只派一個太監的話,好處都讓一個太監拿了,所以通常都是派三到四個太監。像遼東這麼重要的地方,更是派了三個大太監!他們知道遼東沒有什麼油水,別說三個大太監,就是一個大太監都不樂意去,誰不想去江南那些重鎮撈油水啊?所以,幾位大太監對於什麼時候去遼東是無所謂的,完全看咱們倆的意思。”
韋寶哦了一聲,這些事情,誰不知道啊?不過韋寶知道高第這是沒話找話說,用大家都知道的不是秘密的秘密來顯得與自己親近罷了。
然後兩個人沒話找話說的閒聊了好一會兒,彼此盡情表達了一定要好好合作之後,才依依不捨的辭別。
次日,韋寶與高第,又中午晚上的接著陪三個大太監喝酒吃飯。
三個大太監聽聞韋寶急著去遼西娶親,一口就答應了。
劉朝為了顯示與皇帝關係很好,還自告奮勇的要為吳襄和吳襄老婆討個冊封,以讓韋寶在對方面前顯得有面子。
其實韋寶並不在意這些事情,韋寶知道吳家也不是很看重朝廷這邊的冊封,他們是邊疆世族,最在意的是手下的土地和人馬,朝廷的虛名,對於他們來說沒啥用。
而且以韋寶與皇帝的關係,韋寶要是親自開這個口,皇帝也一定會答允的。
但是劉朝既然自告奮勇的,韋寶還是好好道謝了一番,並且送上了上千兩紋銀表達謝意。
惹得胡良輔和紀用都暗暗後悔沒有劉朝反應快,應該主動幫韋寶做這個事的。
韋寶現在在宮裡面的聲望實在太高了,因為不像外界,外界都搞不清楚韋寶與魏忠賢的關係,只覺得韋寶是個親近與魏系的官員,並不會將韋寶當成鐵桿閹黨看待。
而宮裡面的太監和宮女們是將韋寶當成鐵桿閹黨看的,魏忠賢身邊的人也都差不多知道韋寶與魏忠賢的關係很親近。
與魏忠賢親近,就等於與皇帝親近,加上韋寶出手又大方,哪個太監不想著為韋寶辦事啊?
搶不到的都會後悔。
再過一日,韋寶與高第,還有三個大太監帶著人馬啟程。
一行一共一百多人。
高第帶了幾個書辦,還有家丁,然後是一隊兵部的差役。一共三十多人。
三個大太監帶著十來個小太監,還有東廠的一隊番役,也是三十多人。
算韋寶的人最多,韋寶帶在身邊的是貼身護衛,都作家人裝扮,一共一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