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遼督師的官位,兵部尚書的官位,這是多少人一生夢寐以求的官位!
薊遼督師還好,能當兵部尚書,將意味著相當於大明的最高一層官員了。
“陛下,萬萬不可,微臣漫說是沒有這樣的能力,就是有這樣的能力,陛下也不可。陛下別忘了微臣現在才剛剛到十六歲。陛下可以不拘一格破格重用微臣,但天下人不容這樣的破格重用,微臣也無法不理世人的口水。”韋寶直接道。
眾人剛才聽皇帝要讓韋寶當薊遼督師,都是一怔,現在聽韋寶一口就回絕了皇帝,更為驚訝。
“陛下,微臣不是不識好歹,微臣以死相報,也難以報答陛下對微臣的知遇之恩,微臣是為陛下,為大明著想。”韋寶解釋道:“陛下需要微臣做什麼,微臣都可以去做,不在位置上,微臣也一樣願意將全部的想法說給陛下知道。即便可能觸怒一些人,也可能讓陛下不高興,但只要是對大明好的事情,微臣不計較個人得失。”
朱由校沉吟著點頭,
魏忠賢、客巴巴、李永貞、王體乾等皇帝身邊的人。
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馮銓和丁紹軾這些閣臣,都覺得韋寶這個人確實不錯。
有時候覺得韋寶挺貪財,貪權力的,但這麼看來,好像又不像。
韋寶剛才那樣剖析遼東局勢,那樣說東林黨軼事,的確是有可能觸怒皇帝,觸怒東林黨的。
“好了,那就按照韋愛卿說的辦吧。”朱由校對魏忠賢和幾位閣臣道:“遼東和薊州再各裁軍一萬!現在固有城堡,全部不能放棄!裁軍事宜,用山海關駐軍與遼東和薊州各軍換防完成,只是不知道讓誰去辦這件事,高第有這個能力嗎?上回裁軍是韋愛卿一手做成的,現在韋愛卿另委派了海防總督衙門的差事,恐怕沒空了。”
上回裁軍是韋寶一個人搞定的,其實這一次,本來皇帝可以順水推舟再讓韋寶去,畢竟用不了多少時間,京城離遼東又這麼近。
在場的人都是精明人,韋寶、魏忠賢、客巴巴和幾位閣臣聽皇帝這麼說,就知道天啟皇帝朱由校是什麼意思了,就是不想韋寶這趟再插手薊遼軍務。
如果韋寶這趟再插手裁軍的事情,那留下的人,不用問,都是韋寶看得上的人,以後韋寶在薊遼的影響力就太大了!
“你們幾位閣臣,有什麼說的嗎?”朱由校又追問道。
丁紹軾道:“陛下,薊州要是隻留一萬守軍,如何抵擋建奴軍有可能的長途奔襲,如何抵擋建奴有可能的繞道襲擊?遼東現在只有三萬大軍,再減少一萬,只剩下兩萬人的話,要守住十餘座主要城堡和三十多座次要城堡,每處能放多少人?”
“這些不用你擔心!”朱由校不耐煩的高聲道:“山海關五萬雄兵,撥出兩萬,還有三萬人,足矣守衛山海關屏障。兩萬人隨時可以支援薊州和遼東,再說京城附近有京營,實在不行還能調動山西守軍和山東守軍入京勤王,要養那麼多兵馬做什麼?”
魏忠賢忍不住道:“就是,陛下不是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嗎?”
“朕現在問的是誰適合前去遼東執行撤軍重任,其他的事情不要再議了!剛才韋愛卿已經說的很清楚,兵力夠用!朕相信韋愛卿的話!”朱由校大聲道。
韋寶一汗,只能硬著頭皮道:“陛下,微臣有話要說。”
“說吧,愛卿。”朱由校頓時換了笑臉。
“陛下,微臣可沒有說八萬邊軍足夠用,這得有前提,必須有強兵強將,精兵干將!精兵強將!必須保證足額的兵員,決不能再發生吃空額的事情。要知道,大明以前在薊遼地區的兵力一直在三十萬以上啊。現在縮小四倍,哪裡敢說一定夠用。但微臣也贊成陛下說的,有京營、山東軍、大同兵馬環伺周圍,京城又有一堆兵馬,短時間湊三萬兵馬,外圍支援超過十五萬,沒什麼問題。”韋寶解釋道:“微臣不把話說清楚,以後出了什麼事情,等下說是微臣的事,微臣可擔不起這麼大的責任。”
韋寶說罷,對王體乾道:“王公公,你們把我的話記清楚,到時候我說不清楚。”
在皇帝身邊議事,或者皇帝每天說話,都是有專門的太監做記錄的,這可不是開玩笑,所以韋寶特別強調一下。
王體乾道:“爵爺,放心,都記好了的。”
王體乾和韋寶在外人面前,一點看不出私底下的關係。
“沒人讓你負責,放心。”朱由校又好氣又好笑的說罷,對顧秉謙道:“顧愛卿,你說說吧,你是首輔,誰負責此次裁軍合適?”
顧秉謙沉吟道:“此事非同小可,鬧不好會出大亂子的,將遼東軍撤回關內,他們必定知道為了什麼。上回裁軍,已經有許多遼東將領官員上本子抗爭。”
朱由校不耐煩道:“朕知道,朕想聽你說人選,盡是說這些朕知道的事有什麼用。”
“微臣覺得,沒有比韋爵爺更適合的人選,陛下又說韋爵爺沒空,微臣暫時想不出合適的人選,高第大人主持這樣的事,恐怕是難以服眾的。”
這就搞笑了,高第是朝廷正式任命了的薊遼經略,而韋寶只是一個監軍,現在韋寶在眾人眼中的能力和聲望,反而遠遠超越了高第,讓人弄不清楚到底誰才是薊遼經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