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算,還不光是撬走女人這件事。
你鄭忠飛不是在科考上很有天賦嗎?
不是也能在一年之內連過數關,童生,秀才,舉人,一路過關斬將嗎?
老實說,韋寶對於鄭忠飛在科考當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是很佩服的。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哪一次科考過關不是一堆貓膩啊?
而人家鄭忠飛呢?完全是憑著他自己的實力。
更可貴的是,鄭忠飛在韋寶重生崛起之前,不過是一個典型紈絝,根本沒有正兒八經上過幾天學。
能連續過關斬將,都是被韋寶逼出韋家莊之後,在山海關開始的事情。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啊。
在封建科舉時代,甚至可以稱得上奇蹟!
好,你不是能力牛叉嗎?
你不是能不斷創造奇蹟嗎?
有本事你這回在會試的考場也創造奇蹟!
倒不是韋公子看扁了鄭忠飛,而是韋寶對於會試是什麼情況,已經很清楚了。
來自全國各地的舉人匯聚一堂,爭奪二十比一的指標,這種難度,說是地獄級難度也一點不過分。
鄭忠飛聞言,乾笑了一下,也不知道該接什麼話好。
同樣,王秋雅也挺尷尬的。
剛才她並沒有看見鄭忠飛,聽見韋寶叫鄭忠飛,不由的粉臉一紅,將臉偏開,完全沒有看過鄭忠飛一眼。
韋寶瞥了王秋雅一眼,忽然好想把王秋雅抓到哪個地方大力摩擦一番。
不過,現在是大庭廣眾,那些齷齪心思,只能留待回府之後了。
眾人沒有留意韋寶與鄭忠飛的話。
一幫順天府的考生仍然在熱情的恭維吳三輔,恭祝他考中進士了。
雖然三甲有240人,已經不少人了,但是在場觀看放榜的,少說有大幾萬人,這二百多人就如同璀璨的星星,放到星海中,一下子就被其餘的星星包圍了。
同一期考試的,那在官場上叫同年啊,若是能與進士們混個眼熟,就算這一次沒有考中進士,總歸也算是有所收穫。
畢竟到了舉人這個等級,本身就已經具備了挺高的社會地位了,他們可比秀才及秀才以下等級的讀書人更有等級觀念。
吳三輔長相不錯,現在又中了進士,這麼有才,雖然是三甲,卻也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同進士出身啊。
不少人見吳三輔挺年輕的,還紛紛打聽吳三輔成親了沒有,是哪家的公子哥。
其實吳三輔已經三十好幾,已經不年輕了,不過,考會試的都是舉人,舉人的平均年紀至少四十開外!
所以,吳二公子放在舉人這個群體裡面,還是非常年輕的。
韋寶沒有問李巖和宋應星有沒有中,而是又用單筒望遠鏡將榜單看了一遍,確定沒有宋應星和李巖二人。
不知道為什麼,心裡居然有點小爽。
人就是這樣,即便嘴上稱兄道弟,但誰都有私心,韋寶也看的出來,他們雖然不停的恭喜自己,恭喜吳三輔,但也同樣是暗暗不爽的。
很快,爆竹聲響起來,鑼鼓聲響起來。
二甲榜單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