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不錯的,有這些東西,至少能保證不至於交白卷。不過,小寶,你還是要將我準備的歷年鄉試會試考題吃透,我不但將這些很難弄到的範本都弄來了,還一個個都詳細寫了評註,花了很多心血。”廖夫子道。生怕韋寶會因為宋應星幫他準備的這些東西,到時候透過了舉人考試,把功勞都算在宋應星頭上。因為,韋寶若是透過了鄉試,成為了舉人,很有可能會重謝老師的嘛。
宋應星聽廖夫子話中有些許貶低他為韋寶寫的那一百多篇文章的意思,頓時便不高興了,“夫子所言也不全然對吧?韋公子背熟了我這些文章,不說必然高中舉人,也不能說僅僅只是做到不必交白卷而已吧?你這些歷年鄉試會試的考題和學子的答卷雖然有一定借鑑意義,但豈不聞,文章貴在懂得變通,每一批改卷的夫子都不一樣,每一批人有每一批人的喜好。更不用說,夫子們還是交叉閱卷,並不是一個人做決定。你這些歷年鄉試會試的考題,在我看來,都是些陳芝麻爛穀子,不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