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鹿鼎記> 【0204 簡易煤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204 簡易煤礦】 (1 / 3)

韋寶看資料一直看到了半晌午,最終決定先拿製造玻璃和煤油試手。

一方面是因為他發現,穿越以來賣出去的東西,價效比最高的就是玻璃。至於煤油,肯定是要拿來做煤油燈,還可以附帶研發生產製造柴油和汽油。

另外他知道玻璃和煤油的工藝比較簡單,就算搞出來的質量不高,只要樣子出來,也能投入銷售,門檻比較低。

就韋寶目前從三個‘穿越巨熱衷’兄弟手頭掌握的資料來看,歐洲還沒有大量玻璃產品。而且從之前和吳世恩交往的資訊中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便是有少量玻璃製品,工藝也還不完善,無法滿足生活需求,頂多作為極少數歐洲貴族把玩的奢侈品。

大約在4世紀,古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在原本的歷史中,到了1688年,會有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才會成為普通的物品。

幾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玻璃是綠色的,是無法改變的。後來發現綠色來自原料中少量的鐵,二價鐵的化合物使得玻璃顯綠色。在加入二氧化錳以後,原來的二價鐵變成三價鐵顯黃色,而四價錳被還原成三價錳呈紫色。

光學上,黃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補,混合在一起成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不過若干年後,三價錳被空氣繼續氧化,黃色會逐漸增強,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會略微帶點黃色。

玻璃生產的主要原料有玻璃形成體、玻璃調整物和玻璃中間體,其餘為輔助原料。

主要原料指引入玻璃形成網路的氧化物、中間體氧化物和網路外氧化物;輔助原料包括澄清劑、助熔劑、乳濁劑、著色劑、脫色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等。

“你是不是一直沒有睡覺啊?”

中午韋寶出來的時候,王秋雅問道。

韋寶奇道:“你隔著門,都能知道我有沒有睡覺?”

因為這雖然是木製房子,但是做的很厚實,用的都是最好的木料,牆板和門,一點縫隙都沒有。

“我有我的辦法。”王秋雅美眸中波光閃閃:“你要愛惜身體啊,不要以為年輕就可以不注意休息。”

韋寶聽王秋雅這麼說,暗暗覺得好笑,自己身邊的女人們,成天聽自己說話,現在她們的說話方式似乎也越來越‘現代化’了,“我知道你怎麼知道我有沒有睡覺,你會看氣色,從我臉色和眼睛看出我有沒有睡覺,是不是?”

“還不止,你睡覺起床的時候,精神和現在不一樣,剛剛起來的時候,總是像個小豹子,氣性大的很。”王秋雅嫣然一笑:“今天晚上可要早些休息。”

韋寶笑著點頭,看向徐蕊,他不主動找徐蕊說話,徐蕊也不會主動找他說話,只是安靜的在旁邊等待侍候。

“放鬆點,你們現在是我的秘書,又不是僕人。”韋寶笑道。

徐蕊見韋寶對自己說話,粉臉一紅,“我沒有緊張。”

“記錄一下。”韋寶道。

“先吃飯吧?邊吃飯邊說。”王秋雅揷嘴道。

韋寶皺了皺眉頭:“工作第一!吃飯著急什麼?”

王秋雅嗯了一聲,嚇得不敢再說。和徐蕊一道,一個人拿著個自制的小本子做記錄。

韋寶接著對徐蕊道:“等會先去看看挖煤和建造煤礦,這是一件需要長期關注的大事,你們要和羅大管事,會同選拔出來的負責煤礦生產建設的負責人,一道商量出一個時間表,做好產量計劃。”

韋寶說完,思謀了十來秒鐘接著道:“月產量不能低於5萬斤,換算成公斤是2萬5000公斤。”

本來煤這種東西,應該用公斤或者噸數為單位的,但是韋寶仍然用了這個年代的人習慣的斤為單位,只是他的斤,已經和現代的公斤數接軌了,軍艦上有不少稱重量具,能做到更加規範。

而且韋寶仔細的想過是否要和大明現在的計重單位接軌,後來還是算了,主要因為現在大明官商就靠這之間的量差賺錢,各地的計重量具都亂七八糟的,即便是皇家想統一也無法統一了。

另外這是國際上用了數百年的計量單位,以後市場國際化肯定是大趨勢,他也在為今後著想。

用現代的斤和公斤為單位,也不影響和大明其他地方的人做生意,可以另外換算。

“不光是煤礦,還有石灰石岩石層的開採,石英石岩石層的開採,這兩個礦場也要同步進行,產量另外定,能滿足水泥生產需要就行。水泥的研發,今天也要提上議事日程,等會讓林文彪安排開個會。重工業署和軍工署的人都來,王鐵匠、周石匠、董火金、錢學科、鄭二狗、鄧大梁、鄧二鮮必須出席,其他人員讓他們自行增補,總數50人左右吧,年輕、經驗豐富為標準。經驗豐富的基礎上選年輕的,年輕的基礎上選經驗豐富的。”韋寶接著道。

之所以會是這麼個標準,因為韋寶感覺都是一幫有點技術的文盲罷了,很難用什麼硬指標選拔出來,考試更是無從考起,第一批人員只能這樣盲選,等機構有自行運轉能力了,再配合上教育體系,一切都會自行走上正軌的。

“還有,讓林文彪從外地找來的那幾個識字先生旁聽,開完工業會議,我還要開教育會議。算了,兩個會議並在一起吧。”韋寶接著道。

徐蕊和王秋雅都有點跟不上韋寶的語速了,好些專業名詞也聽不懂,但只能飛快的記錄,因為她們很清楚韋寶知道她們懂多少東西,不解釋是要她們慢慢明白,再說開會的人也一定都還不知道韋寶要做什麼。

韋寶安排完,才開始吃飯,徐蕊和王秋雅則先到外面去向林文彪交代安排。

這些事情是需要他配合完成的時間表,韋寶對於自己,也有一張時間表,主要是安排每天的學習任務,雖然還沒有到山海關去唸私塾,但是韋寶並沒有放鬆對繁體字和四書五經的研究,每天都會抽出兩三個小時熟悉。

王秋雅和徐蕊是同時回來的,回來的時候還多了韋達康和黃瀅。

“小寶,這兩天千萬別到處去了,昨晚上大地震,你聽見了吧?也不知道是哪兒地震。”黃瀅擔憂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