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的趙前軍低聲問道:“黎總,是回公司嗎?”
“嗯,我跟學長回公司去談點事。”
還沒等黎然說完,他的電話又響了起來,他接起來道:“喂。”
“喂什麼喂,你人呢?”電話那頭的人語氣不善的說道。
“陶曼?”黎然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嗯,我問你人呢?”陶曼追問道。
“我正在回公司的路上,怎麼了?”
“什麼怎麼了,你回公司幹什麼,辯論賽馬上就要開始了,你不來比賽你居然要回公司?”
黎然拍了拍腦袋,今天這是被連環衝擊弄的忘性太大了,居然忘了一會要參加辯論賽的事,真是不應該。
他看了看錶,距離比賽開始還有半個小時,時間還來得及,於是他連忙回道:“我馬上就趕回去。”
掛了電話,他定好了晚上跟汪海豐和戰黃榮的約談後,連忙趕回了學校。
辯論賽開始的時間定在下午兩點,比賽在學校的大禮堂舉行。
黎然達到現場的時候,陶曼三人都已經開始上臺準備,在準備的同時,陶曼也頻頻望向大禮堂的門口,等待著黎然的到來。
要是今天黎然不能及時趕到,那一會也就不用比了,少了一個人,可以直接判他們這一隊輸掉比賽了。
......
他們半決賽的對手是來自電子資訊工程系的辯論隊,辯論的題目則是網路是使人更親近還是更疏遠。
黎然他們作為甲方,辯題是網路使人更親近,而電子資訊工程系則是網路使人更疏遠。
下午兩點,半決賽第一場的對決準時開始。
辯論賽對參賽辯手的要求比較高,講究的就是臨場應變的能力。
陶曼作為電腦科學與技術系的一辯,負責的是陳述己方的觀點,把對辯題的理解、觀點的前提、標準和理由交代清楚。
陶曼的表達重點突出、表達清晰流利,可以說為電腦科學與技術系開了個好頭。
雙方一辯完成開篇立論後,辯論賽進入了駁立論的階段,雙方的二辯分別對對方的理論觀點進行辯駁,比賽逐漸進入白熱化。
但是在三辯做質辯小結的時候,甲方三辯呂海涵的發言出現了明顯的漏洞,連黎然都聽得直皺眉頭。
最終在自由辯論階段,電子資訊工程系的辯手抓住呂海涵發言上的漏洞,開始頻繁的反駁甲方的觀點。
由於呂海涵的失誤實在是不小,導致場面上甲方節節敗退,大有即將崩盤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