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過後,李聖哲來到房間開啟電腦,仔細瞭解了一下亞洲文學交流會。
雖說是亞洲文學交流大會,還不如說是華夏、倭國和高麗的三國文會。
這個文會的來頭可不小,乃是十年之前華夏國、倭國和高麗國三國共同決定下來的東亞文人盛會。
美其名曰向全世界弘揚儒家文化,其實是爭正統,爭老大,爭誰才是東亞乃至整個亞洲的文化領導者。
儒家正統歸屬問題本來無需置疑,可是倭國認為自唐宋以後,華夏已經不是原來的華夏。
儒家文化的正統已經東移到倭國。
而高麗呢,由於近些年經濟文化的強勢崛起,骨子裡那自卑極致而自傲的性格就顯現出來,直接就說道,儒家文化乃至漢文化經過驗證其實都是發源於高麗,聖人孔子當然也是高麗人。
這樣的說法置華夏於何地?傳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怎麼就不是正統呢?
三方都不服,那就一起鬥咯,這才有了以三國為主的亞洲文會。
四年一屆的文會至今為止,已經舉行了三屆,按理說華夏國地大物博,能人輩出,獨領風騷也不為過吧!
但其實成績是一次墊底,一次第二名,三年前才是第一名,可謂是拿下這個第一十分不易。
文會就是亞洲各國的頂尖文人聚會較量的盛會,比賽內容遵從古制,幾乎涵蓋了一個大文人該有的所有素質,分為琴、棋、書、畫、文、以及鑑賞六大項。
第一次文會,華夏國這邊沒有什麼準備,倭國和高麗國暗地聯合起來擺了華夏一道,蒐羅了各種刁鑽古怪的難題,結果華夏國總成績墊底,倭國第一。
第二次,華夏國長了心眼,奮力爭鬥,但還是惜敗於倭國,還真別說,小小的倭國中真有一幫鑽研漢文化的精深文人。
本來前五局華夏國的總得分跟倭國不相上下,但就是最後的文物鑑賞那關馬失前蹄了。
他孃的,誰叫當年小鬼子從華夏撤退的時候撈走了一大批華夏國寶呢?要不然他們能有這樣的成績?
第三次文會,華夏國方面痛定思痛,加上幾年間國力已經越發強盛,在一批著名文人的奮戰下,終於於第三屆勇挫兩國文人,蟾宮折桂!
“要是我去參加,可能會被虐的很慘,六大項,其中琴棋書畫和鑑賞這五項就能滅了自己!”
仔細瞭解完後,李聖哲結合自己的情況得出判斷,至於最後的文鬥,他都沒有把握能進總決賽。
要知道這可是整個亞洲頂尖文學藝術家參加比賽的盛會,也關係著一個國家在文化方面的傳承和實力,而不僅僅是代表個人。
當然,你若是能在一個專案上奪冠,那就會有很多榮譽加身,晉級行業內大佬,受人尊重和崇拜!
李聖哲自己擅長的就算是寫文和詩詞了,其他不說,光是唐詩三百首絕對不是能夠讓參賽者可以小覷的。
但關鍵的還是文鬥中的寫作比拼,這可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其他文人都是提前半年甚至是兩三年來準備。
而且要求篇幅較長,最低也要達到中篇的程度。
現在離文會開始還有不到十天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寫出一部參賽作品倒是不難,但難的就是能不能讓作品進入決賽,甚至是奪冠,這就不是有點難度了,而是難如登天。
“算了,今年就不參加了,等下一屆再去參加也不遲!”以自己現在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去參賽,多半是殺入不近決賽的。
就算僥倖進入決賽,到時拉了華夏一方的後腿,那自己就是華夏的罪人。
這次的扶老人事件差點被噴成狗了,他都不敢想象到時拉了後腿之後會被噴成什麼樣子,到那時,就連自己的粉絲可能都不好意思支援自己。
至於三個棒子在機場說的話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他們最大的可能就是覺得李聖哲能拿下金牌詞曲創作人大獎,應該會參加這樣的交流會,可能想著在交流會上將他強勢擊敗。
甩了甩腦袋,將文會的事情放在了一邊,要是時間稍微充足一點,他說不定真的會好好考慮一下,這也算是為他以後進入傳統文學提前鋪路,但是現在自己和那些頂尖的文學家之間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
開啟風雲中文網,登入作者後臺。
看到自己被解封的兩部作品,李聖哲考慮了一下,一狠心直接進行了刪除!
《西遊記》已經兩天沒有更新了,在事情沒有徹底的定下來之後,他是不打算繼續更新。
作品刪除了,但是他在風雲中文網的主頁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