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在不在?”王萌。
“大大,有人在微博黑你……”陳木婉。
“……”
幾百條資訊,李聖哲隨便開啟一條,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
“甦醒?這又是哪位?”李聖哲頭都有點大了,瑪德,這些人都閒的蛋疼嗎?
既然對方也入駐名人堂,那隻要搜尋名字就知道了。
甦醒,男,三十歲,傳統言情小說作家文宗文位,粉絲數量五百多萬。
“瑪德,難道這傢伙和胡安是一起的?要不然自己沒有得罪過,他為什麼要轉載這條帖子?”李聖哲看著他轉載過來的貼子,心中十分疑惑。
“既然你們這麼不要臉,那我也就沒有必要在等了,只是胡安沒有入駐名人堂有點可惜了……”退出甦醒的微博,李聖哲自言自語道。
開啟來自已微博,編輯資訊:
大家對在下拙作《木蘭辭》的關注,讓我很是受寵若驚。
然而很多人對這首辭有不同看法,那麼我就以各位的不同觀點來說一說,我本人對自己這首辭創作時的想法和觀點。
第一點,有人說這首辭是抄襲,我只能“呵呵”了,《木蘭辭》我給他的定義是樂府詩,也是一首民歌。
北朝民歌《折楊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當窗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而《木蘭辭》開頭六句用的就是《折楊柳》這六句,這點我不否認。
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樣的起興、比喻,有的詞句相近甚至相同,在《詩經》中民歌就不乏其例,我也就不具體舉例說明了(你不知道,只能說你讀書少)。
因為口耳相傳,詞句相同,容易記憶,難道那些想同的都是抄襲?不,這不是抄襲,因為題材、內容可以完全不同。
至於第二點,辭中“可汗大點兵”和“受天子賞”的前後矛盾,我覺得有些人真的應該多讀書,在1984年魔都出版的《漢語和外來語言的研究》中,就有提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和外來語言。
而我的寫作背景,就是按照當時拓拔漢化來寫的。
還有說什麼囉嗦複雜之類的,我都懶得多跟你們解釋,我相信語文只要不是體育老師教的,《木蘭辭》中出現的寫作手法,大部分應該都懂,如果實在不懂就不要一天總是一副行家的嘴臉來瞎嗶嗶好嗎!!!
寫完李聖哲仔細檢查了一遍,然後點選傳送,這算是他開通微博以來,第三次發微博。
發完李聖哲還不忘艾特一下甦醒:你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嗎?我很懷疑你的言情小說真的能看嗎?
看到李聖哲更新了微博,他的粉絲激動了,他們都戰鬥了不少次,可是一直不見李聖哲的動靜,現在終於更新微博了。
當他們看完微博的內容,差點笑噴。
“哈哈,大大也太逗了,不過看了大大的微博,我也長見識了。”
“不錯,只要語文不是體育老師教的,《木蘭辭》中所用的寫作手法基本都知道。”
“我現在很是懷疑甦醒那不要臉的傢伙,他的語文是哪位老師教的……”
“啊啊啊,大大艾特了那傢伙,不知道他看到沒有,不行,我得去他的評論區再殺一圈!”
“哈哈,我也去,對了,他的體育老師好像入駐了名人堂,我得去問問,甦醒的語文是不是他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