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李聖哲鍛鍊完直接開到教室,路過祝麗時,被祝麗剜了一眼。
使得李聖哲苦笑著搖了搖頭,這傢伙的心眼真小,多大點事啊,一直放在心上,不累啊!
看到李聖哲她就是不爽,本來昨天晚上要和好久沒見的師姐穆雅嵐準備夜話。
誰知穆雅嵐回去直接聽李聖哲的歌,看他的小說,把她晾在了一邊,這就導致了本來就對李聖哲不滿的她,更加不滿了。
背後叫自己老師老頑固不說,還搶了她的師姐,這怎能叫她滿意?
李聖哲無奈的回到自己的座位,沒有理會大家異樣的目光,隨手拿起一本書開始翻看。
坐在角落的張揚似笑非笑的摸了摸下巴,心裡暗道:老四可以啊,這是要和這姑婆搞事情?怪不得給他介紹女朋友總是拒絕,原來口味這麼獨特。
風雲論壇,胡安等人的帖子一直高懸。
原本的討伐變成了大家的學術交流大會,對這幾則帖子展開了一場非正式的答辯:
帖子標題:花木蘭所在年代背景和身平事蹟!!!
反對派:“從這則帖子可以看出,這個貼主狗屁不通,花木蘭的年代是唐初?
其他不說,就這點,老夫不能贊同,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無確載,
因此,木蘭之爭歷代有之。
最早言及木蘭籍貫的是東晉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370447),他在《姓苑》一書中言木蘭任城人。
他認為木蘭姓木,乃孔子的弟子端木賜(子貢)之後。
端木氏曾因避仇而改姓木。
子貢原籍魯國,即今曲阜一帶,東晉南北朝時,曲阜曾屬任城郡,所以何承天稱木蘭是任城人,那麼,胡貼主你的觀點就是辣雞。”
反對派2:“……我國出現了一位女扮男裝的巾幗英雄,這就是家喻戶曉的花木蘭。
後人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禹(虞)城建造了木蘭祠。
該祠雖然始建於唐代,後又經多次重修擴建……祠堂內外有十餘塊歷代名人、官吏讚美花木蘭的詩文、書畫碑刻。
但是,花木蘭絕對不是唐朝人士,他是隋朝人士……她的故鄉在我大豫省,所以,胡貼主的言論就是狗屁”
贊同派:“……我先去看看《花木蘭》再說,這女將軍是我老鄉,必須支援!”
反對派:“……放屁!那是魏將軍,是我老鄉!我也去支援,看看我老鄉是怎麼殺退蠻子的。”
胡安安排的幾則帖子下面熱鬧非凡,俗話說理越辨越明,可是在這個話題上,那是反其道而行之。
暴脾氣的討論者更是@了在傳統版塊寫歷史類書籍的胡安老師:“您老果然大才,弟子更是學識淵博……”
倒是《花木蘭》的一切資料迎來了一次大的爆發。
收藏突破七百萬,均訂達到了驚人的五百多萬,完全不安套路出牌啊!
看熱鬧的其他作者,此時心裡五味陳雜,MMP,這樣還能增長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