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議論蘇風和何軍都聽到過,不過兩人都沒有在意,願說什麼就說什麼吧。
蘇風現在年給國家隊帶來的直接收益就是以億為單位的,就別說他和劉宇翔帶來的運動風潮,讓國家體育方面在全國範圍內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贊助還有門票收入暴漲。
僅就蘇之隊來說,確實可以說是蘇風養著的,這就是兩人不懼任何議論的底氣!
至於蘇柄天,他現在已經沉入到何軍帶來的高規格的職業化運動理念之中。
先是一百米的基礎職業化訓練。
在市體校的時候,也就是一組一組的進行百米跑,蛙跳,衝刺,然後是器械等的訓練。
但是在這裡卻更加的細化。
適應階段,各種訓練負荷最大40%到60%,恢復時間為2到3分鐘。
最大力量訓練階段,負荷逐漸從70%增至100%。
耐力訓練則需要進行200米到400米的節奏跑。
這是整體的訓練,最後重點還是要來到速度上。
速度訓練則分為啟動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
啟動速度的訓練,除了反應之外,最大力量和爆發力是訓練的關鍵,所以要進行啟動速度訓練,就要專門進行相應的最大力量和爆發力聯絡。
加速度,需要進行負重原地踏步跑,20至30次為一組;原地高抬腿跑50至60次一組;30至40米的上坡跑;60米的加速跑;60米的拖重物跑。
最高速度,80米下坡跑六組;80至100米順風跑。
高速耐力,何軍給蘇柄天制定的是次級限速的間歇式跑,比如10組80米,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都要用全力去跑,使肌肉產生疲勞,同時間歇時間短,讓肌肉熟悉承受高額度的乳酸堆積。
再有就是放鬆跑,這是一種專項訓練。
分為慣性跑,加速跑,轉換跑,變步幅跑
慣性跑是指,全速之後逐漸減速,比如30米衝刺加50米慣性跑。
加速跑是指,從慢跑轉入節奏跑,強調手臂的動作與抬膝,保持速度,動作放鬆,當速度下降後在重新加速。比如將100米分為20米加速,10至20米慣性跑,然後再20米加速,如此重複。
轉換跑是指,在跑到最高速的時候,有意識不用力的跑幾步,雖然只是幾步,但卻能有效避免產生中樞神經抑制,對後續的跑動極其有利。
變步幅跑是指,透過步長,步頻變化來調節身體的疲勞度,比如訓練的時候6至8步步幅接5至7步短步幅。高步頻10至12步接低步頻8至10步。
這些細化的訓練過程,其目的是在最大限度鍛鍊運動員能力,提升水平的同時,還能對運動員的韌帶,肌腱,關節以及肌肉群帶來有效的保護和提升。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天,但蘇柄天已經體會到了自己實力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