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是半決賽,但比賽到了這個地步,頂尖高手間的碰撞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名單。
但是蘇風和博爾特,絕對會和加特林他們分到一組,這樣的比賽,已經是極具觀賞性了。
再看看那些攝像機和記者手中話筒上的標誌,abhk,甚至央媽,都是一些在本國赫赫有名的大型媒體,足以看出各國媒體界對這場比賽的重視。
而此時的蘇風其實已經來到了甬道附近,他被分在第一組出場,已經拿到了比賽的名單。
他這一組除了幾個新人外,加特林,鮑威爾,蘭貝利都被分了進來,蘇柄天也位列其中。
就這幾個人,即使沒有蘇風,其他人也幾乎沒有了再次晉級的可能。
“請各位運動員跟隨我入場。”在引導員的接引下,蘇風等人進入了賽場。
看到這個陣容,現場的觀眾自然是更加沸騰了起來。
有這樣的陣容,還怕比賽不夠精彩嗎?
結果也是這樣,在有加特林和鮑威爾的情況下,蘇風不可能再像前兩輪那樣隨便跑跑就晉級。
就算是幾個人想玩兒默契,但是蘭貝利和蘇柄天也不會有絲毫的讓步。
這就讓所有人都必須拿出全部的實力,最起碼等到勝券在握的時候才敢放水。
八個運動員,前四名晉級。
最終,蘇風在最後十米放水的情況下,以9秒76的成績拿到小組第一。
加特林以9秒78的成績拿到小組第二。
鮑威爾以9秒82的成績拿到小組第三。
蘇柄天以9秒85的成績拿到小組第四。
蘭貝利以9秒87的成績拿到小組第五,無緣決賽。
接下來的第二組,博爾特,泰森蓋尹,布雷克,布羅梅爾,張陪蒙的情況也差不多。
排名靠後的要全力去拼,排名靠前的也只能不留後手,導致最後的成績也是非常的高。
博爾特硬是在半決賽跑出了9秒72的成績才拿到了小組第一。
布雷克9秒75小組第二。
泰森蓋尹9秒77小組第三。
布羅梅爾9秒82小組第四。
張陪蒙則以9秒84的成績無緣決賽。
“真的是太激烈了,為了進入決賽,除了蘇風和博爾特之外,幾乎每個人都拿出了全力。這樣反過來也逼迫蘇風和博爾特不能輕易放水,最終也跑出了超強的成績才壓下了這一眾短跑天才。
唯一遺憾的就是張陪蒙了,以百分之二隻差無法參加決賽。但是競技比賽就是這樣,我們只能說這次布羅梅爾的表現更好。”
此時的蘇風除了拍拍張陪蒙的肩膀外也說不出什麼安慰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