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蘇風衝線的時候速度最快,因此衝線之後為了抵消慣性跑得也最遠,所以是蘇風走了回來。
“哈哈,應該是你厲害才對,雖然已經30歲了,但那也是末續慎吾啊。”蘇風和過來的張陪蒙擊了一下掌。
要知道,前世的張陪蒙主要的對手都是日本隊的下一代運動員,此時的他還遠遠沒有現在的實力。
而現在,在末續慎吾還沒有過巔峰期的時候,張陪蒙就已經能成為和他一決高下的對手,這成長已經很快了。
而且後續的幾年,應該會越來越快!
雖然沒有拿到前兩名,但是蘇風兩人還是披著國旗合影留念,隨即才向著場邊走去。
“好小子,幹得不錯。”何軍這自然不是跟蘇風說的。他說話的時候看了看張陪蒙,隨即上前揉了揉他的腦袋。
“沒關係,輸贏是常有的事,你要知道你面對的可是曾經的亞洲200米之王,能跑出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這是何軍真實的想法,張陪蒙現在還在成長期,一旦真的成長起來,前途不可限量。
11月18日,早上九點。
在訓練場上,接力隊的四人正在進行最後的訓練。
其中,陳之龍和劉宇訓練的最為認真,尤其是劉宇。
他們早就知道蘇柄天的實力,也知道到時候他們兩個絕對主力的位置可能不保。
但這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競技體育就是這樣,而且他們也不是完全就被退下去。
根據現在的情況,應該是劉宇作為替補,或者說也可能有時讓陳之龍作為替補。
這要根據運動員的狀態,還有就是彎道成績的情況來調整。
因此,兩人很珍惜這最後的機會。
而且仔細想想,其實能拿到的榮譽他們都已經拿到了,奧運會的獎牌都拿到了,還有什麼可惜的呢。
“接”隨著劉宇的一聲大喊,蘇風順手就拿到了接力棒,接著就開始了衝刺,因為他是最後一棒,在亞洲地區也不可能有跟得上他的對手。
再加上蘇風已經參加了兩項共七場比賽,因此這次蘇風就是用普通的速度跑了跑。
“柄天,看見了嗎,現在我還沒有拿定主意讓你跑第幾棒。你知道,張陪蒙200米的經驗也不多,所以跑彎道區域未必合適。
所以冬訓的時候我可能讓你跑第二或者第三棒。
具體的技術到時候再說,你要著重看一下他們交接棒時的習慣,還有關於速度的控制這一些。
明天比賽的時候,你也要體會一下比賽的狀態和氛圍,這樣才有利於你的成長。”
“是,教練,我知道了。”蘇柄天認真的答道。
他現在只是國家隊普通的一員,可不是後世的老大哥。
無論是蘇風還是張陪蒙,陳之龍,劉宇,資歷都要比他高,他的心態自然放得很低。
而且接力是團體的運動,即使是蘇風也要融入這個團體才可以。
如果要接第二棒或者第三棒,就要考慮接棒和交棒兩個程式。
接棒的時候提速要配合身後運動員的速度,交棒的時候減速也要考慮身前運動員的啟動情況和速度,確實需要好好觀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