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蘇風作為最後一棒,不只能威懾其他隊伍,還能提振中國隊前三棒的信心,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可謂是一舉兩得。
張陪蒙站在賽場上,即使已經參加了奧運會百米的比賽,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此刻的他依然緊張了起來。
100米的時候,雖然不願意承認,但他依舊只是附帶。如果他第一槍就出局,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全國的百姓最多就遺憾一下,接著就會繼續把目光放到蘇風身上。
因為大家根本沒有對他獲得冠軍或者第二第三名有任何信心。
他對於大家來說,也只是中國隊在男子短跑專案上多了一個奧運選手而已。
雖然分到了部分目光,但實際上並不重要。
不過這樣也是有好處的,大多數的壓力並不在他的身上,他只要跑出自己就好,當初他也是這麼調節自己的心理的。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他是中國隊不可或缺的一員,只憑蘇風,是難以拿到奧運獎牌的。
中國隊出場的四人,缺一不可,都需要完美的發揮才有機會。
這場比賽,他仍舊不是主角,但卻是主角之一!
這可以說是他第一次在奧運會上獨當一面,沒有了蘇風在他面前為他遮風擋雨,而是和蘇風一起作為一個團體並肩作戰!
尤其是在蘇風連續獲得男子100米和200米的冠軍之後,中國人的目光幾乎全都放到了蘇風要參加的最後一項比賽上,而且因為蘇風和博爾特超越人類認知極限的成績,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有相當龐大的數量集中在了這一次比賽上。
即使是團隊競爭,全世界的觀眾也想看看蘇風和博爾特在其中的表現,現場出現的記者數量就是證明。
在接力賽開始之前一個小時,當時的記者數量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一,而現在卻多了兩倍。
這多出來的記者都是原本應該在其它場館採訪的記者!
都是奧運專案,卻能額外吸引這麼多的記者前來,此時蘇風和博爾特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這也就造成了包括他在內的三人從上場開始就揹負著沉重的壓力。
這些壓力對蘇風來說已經習慣了,但是他們不行!
他們從沒有受到過如此多的關注,也就從沒有感受過如此沉重的壓力。
“張陪蒙,你不能掉鏈子!”張陪蒙在心裡惡狠狠的對自己說道。
對於這方面的壓力,教練組確實沒有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雖然蘇風現在帶來的關注度教練組的人早有預料。
但是蘇風給其他和他協作的運動員產生的壓力卻沒有被他們提前發現。
即使是三名運動員自己,也是上場之後才發現了身份的轉變的。
他們已經和蘇風成了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包括受到的期待和關注也是一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