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田滄海一直都是靠著自己的成績,在最好的公辦學校裡面讀書。
在田滄海高一那一年,老師讓同學們用一篇作文,暢談一下自己的以後的規劃,想要當一個什麼樣子的人?會從事什麼樣子的職業?
主題是“我以後要當一個什麼樣的人”,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於八百字。
老師說,等到以後他們回想起來,會很有意義,就像是給以後的自己寫封信。
那個時候的田滄海很迷茫,他並不知道自己將來想要做些什麼?
但是為了交作文,他在自家奶奶的建議之下,寫下來了自己以後要做的事情。
第一,找媳婦兒;第二,參加董事會;第三,好好教孩子。
為了能夠寫滿八百字,田滄海還很細緻地把自己找媳婦的要求都列舉了出來。因為沒有參加過董事會,所以他只是在這個部分略過,強調了一下自己要穿的衣服。
到了教導孩子方面,他為了得到更高的作文分數,就捧了一下老師,加上要用他們語文老師平時教他們的態度來教導自己的孩子之類的話。
非常真實的一篇作文,完全是田滄海按照自家奶奶口述的中譯中寫好的作為,老師給了不及格!
老師評語:想法不切實際,年輕人要腳踏實地,不要妄想一步登天!
田滄海當時是懵!他小的時候跟著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時候,他們教育的重心就是讓自己要學會明辨是非,學會看人。
回到家之後,家人把他保護得很好,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家裡都幫他規劃好了,所以他從來就沒有想過以後要做什麼?
田滄海去找了語文老師理論,把自己家的情況說明,證明他並不是不切實際,而是腳踏實地。
但是,語文老師最終還是沒有把分數改回去。因為語文老師認為,這個是作文,他寫的有點出格。
如果給了及格,可能會給其他同學樹立不良模範,造成他們對作文的評定誤解,希望田滄海能夠理解。
而且,就算是田滄海家裡條件好,他也應該好好地找一份工作,不要當一個社會的蛀蟲!
田滄海無法理解老師說的,但是也只能理解。
但是,在這次作文之後,田滄海開始思考,自己以後要做些什麼?
在校園裡面成長的他,有的時候會聽到一些人罵某些富家公子是社會的蛀蟲。
所以,不想要成為別人口中抨擊的“社會的蛀蟲”的田滄海除了為語文作文分數跟語文老師說過,並沒有跟其他同學提到過自己家裡的家境。
在語文老師的引導之下,他漸漸以按照家裡規劃生活為恥。為此,他跟家裡產生過爭吵。
在最後高考報考的時候,田滄海不聽家裡人的建議,直接選擇了戲劇學院。
田滄海最後決定,他以後要當一個有影響力的明星!
他一次意外看到了同班女同學們集體追星的場景。那個時候,他才發現,一個偶像的力量居然可以這麼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