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請出門外的兩個人很沮喪,排排坐在了孤兒院外的長椅上面。坐了一會兒,林婉覺得無聊,就問了問旁邊的男人,他被拒絕的原因是什麼?
鄭左看起來都有四十歲了,怎麼還來領養孩子?而且,這麼大年齡不應該有老婆孩子了嗎?難道是老婆不能生了?那為什麼他老婆沒有來?
鄭左沉默了一會兒,就開始和林婉聊了起來。
林婉在鄭左的傾述之中,也得知了鄭左想要收養孩子的原因,讓她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鄭左他家裡本身就是深城的本地人。鄭左在深城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一直都是在外地打工。
因為他們都是搞建築的,時不時就要換一個地方。家裡人給他說過親事,但是最後女方都拒絕了。
主要是鄭左每個月在家的時間都不一定有一天。別人家裡的女兒也不想要過守寡一樣的生活。
不介意的那些人家的閨女又要比較多的彩禮,所以鄭左就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家。
家裡頭的人雖然著急,可是鄭左要賺錢,就必須得在工地裡頭幹下去。為了一家人的生計,鄭左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等到鄭左把自己的弟弟供到成家之後,家裡就開始鬧著分家。
鄭左還有一個妹妹鄭魚,就快要說親事了。鄭魚的夫家人是外地到深城來打工的。
他們一家人想要弄一個深城的戶口,順便分一些地什麼的。所以,他們想要跟著女方,也就是鄭魚這邊的戶口。
可是,這東西都是分好了的。如果要再次分,那也得是村裡頭多出了地來。
如果不是,那麼一家人想要分東西,就只能從已死的人那裡,或者是自家人手裡頭扣一份出來。
鄭魚的意思是,想要大哥和二哥那裡勻一份給她,當做她的嫁妝。
但是鄭右的媳婦兒不同意啊!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別說現在了,就是以後老爺子和老婆子的東西都沒有她的份!
一家人因為這件事開始吵吵了起來。鄭魚的夫家倒貼進來的意思很明顯。
一家人從老到小,一直給鄭魚洗腦,讓她多要點東西,以後可以留給兩個人的孩子!
鄭魚也是想著,自己嫁過去之後,肯定是跟夫家一起生活的。加上鄭魚的丈夫張揚保證,以後他們家裡,都是鄭魚一個人做主。
鄭魚得到這個保證之後,心裡就很舒服,也就按照張揚的意思,開口要更多的地了。
按照張揚的說法,以後他們家裡頭都是她說了算。老兩口的東西以後也是她的孩子的,那她當然得多要點。
而鄭右的妻子也不肯了!自己生下來了家裡頭的長孫,孃家都沒有分到一點東西。
而這個小姑子嫁人,還想要把姑爺一家人都接進來分家裡頭的東西?這算是個什麼事兒?
所以,鄭右的妻子帶著自己的孃家人也來鬧騰了!一大家子因為這件事情鬧得天翻地覆的。
老兩口是向著鄭右他們的,畢竟親孫子,才是自家的嫡傳血脈。這女兒嫁出去,不補貼孃家就算了,算計著孃家,讓老兩口心裡頭不得勁兒!
鄭魚眼看拉攏不到爹孃,就打上了鄭左的注意。她承諾說,以後她生了孩子,就給自家大哥過繼一個。
鄭左並不覺得鄭魚給出來的“條件”是有多麼地好。說實在的,當時他覺得自己的年紀也不算大,努把力,存點錢也是可以娶個媳婦兒生娃的。
可是鄭魚不這麼想啊!她覺得自己這個大哥不支援她,說不定就是得了二哥的承諾。
所以,鄭魚直接就把這件事情鬧開了。
鄭魚的原話是:你們送娃給大哥養,不就是為了大哥手裡頭的地嗎?還罵我,你們不也是這麼無恥地想要佔大哥的地!
鄭右和他媳婦兒確實想過這件事情,所以他們就沒有反駁鄭魚說出來的話。
然後,隨著村裡頭村民的傳播,由“鄭魚和鄭右都想要送個孩子佔鄭左的地”變成了“鄭左不能生,誰送他孩子,那孩子以後就能拿到他的地”。
鄭左在外省也不知道家裡頭的事情。等到他放假回來的時候,謠言已經傳得不成樣子了。
那個時候家家都窮,雖然送給孩子給鄭左養能減輕些負擔,但是大家都捨不得自己家裡頭的男娃。
鄭左倒是想要澄清,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證明他自己沒有問題。臨近幾個村子的人都以為他不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