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離氏坦言放權之後,也當真不管不顧神道的權柄得失。隱居周山天維之界中,萬八千載也不露一面。
而燭龍氏這位有能力與嶽鑑氏,居方氏相爭神道權柄的,神道宿老,也沉寂在東海之中,一派與世無爭的姿態。
使得嶽鑑氏、居方氏一時間,成了現今大千寰宇神道的真正掌權者,領袖諸神。
嶽鑑氏行黃天厚土之道,居方氏走五行循序之道,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神道在這兩位領袖的帶領下,一時好不興旺。
前有龍鳳先天種族的殷鑑在前,其他諸天大神通者也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而先天玉京山上,元始天王也在為將來的神道大興做局。
元始天王比任何人都清楚,神道的興盛,已然是不可避免。
一十二億八千萬支流,有任何差錯,等來的都會是蒼離氏的雷霆一擊。
…………
先天陽山,神道古庭。
一尊尊神魔氣機昂揚,道道符籙真篆,在其間閃爍光輝燦爛。
八方大曜,十大天干,十二地支,南北群星,百餘尊先天之聖,氣象各有。
嶽鑑氏正坐上位,一方寶塔真形若現若隱,九重塔尖之上,又有一重重虛幻之態,在眾生朝拜中不斷凝練真實。
這般氣象,比之先天四族乃在於五方大尊,還要來的可怕。
那八方大曜,是居方氏的兄弟,同生於刑馬山,進退與共,世人共稱為九頭氏。十大天干,與嶽鑑氏互稱手足,氣數相連,也與嶽鑑氏一同入了神道。
而十二地支,與南北群星,則是蒼離氏之故。
十二地支因昔年大崑崙瑤池金臺故事,為了解因果間隙,而不得不入神道藩籬。
當時蒼離氏曾想下一步閒棋,以十二地支為‘暗子’,攪亂天地視線。沒成想,原始天魔倒是把蒼離氏,想要做的,給做了個遍。
以至於龍漢初劫以後,也沒有這十二地支的用武之地。
不過這也不代表著十二地支神聖,就可以躲過蒼離氏的‘安排’。
哪怕,當時天地無序,無法記載先天之聖的一言一行,無需顧忌重重。
但在蒼離氏,橫掃九天十地的‘鐵拳’下,也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加入神道。
共同築成了神道,雄渾的底蘊根基。
這方大殿,簡樸古拙,左右兩側各有神魔大聖站立。
一尊尊氣態威武的神魔,氣勢焦灼,神目乍開乍合。
這是嶽鑑氏的眾神朝會,眾神齊聚一堂,氣象猙獰畢現。
“地君…吾神道興又九十九萬九千載,氣運勃發,正是吾等進去開拓的時機。”
“吾願領氏族,平蕩周邊,為吾神道先驅。”
一尊身形壯碩,手持一柄利斧,眸間開合,殺伐戰意澎湃,豁然出列,神態肅穆莊重。
地君之名,是嶽鑑氏統領神道,九十九萬九千載,功莫大焉,神道諸神共同拜服,故而敬之。
在嶽鑑氏得到蒼離氏的認可,並將神道大權託付於祂的時候。嶽鑑氏已然是實質名歸的神道領袖,領袖神道群神崛起。
天地之間,論‘君’位當得至貴至尊。
君不見昔年龍族,就是分割大運,成就四方龍君,始祖二龍,才一舉奠定了龍族六十萬載,橫霸四海十八河瀆的偉業。
當然,嶽鑑氏也不敢忘了蒼離氏,這麼一尊神道的頂樑柱在。
遙尊蒼離氏,為天君,至高之君。
以此來拉攏十二地支,南北群星等先天之聖。藉著蒼離氏的影響力,來方便掌握神道,得享神道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