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風將最近在江南的情況大致介紹了一下,聽到江南糧價控制住,百姓們也都幾乎沒有受到影響,甚至徐清風幾人離開江南之時還夾道相送。
女帝越聽眼睛越睜的大,大興土木、糧食大漲,卻能這麼快就將災後的情況控制下來?
這……
是何道理?
女帝下意識的轉頭問張侍郎,“徐少卿說的可是真的?”
“啟稟皇上,徐少卿所說句句屬實!”張侍郎躬身行禮。
“哦?”張侍郎是什麼人,女帝當然清楚。
此人如同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絕不可能會被徐少卿收買,也就是說……
這一切聽起來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居然都是真的!
“糧價,為何會下降到洪澇之前的水平?”女帝怎麼想都想不通此事。
女帝雖然想不通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到底為何,但張侍郎在戶部多年,一開始雖然想不通,這麼長時間也算是明白了徐少卿的套路。
“啟稟皇上,徐少卿深諳錢財商賈之道,微臣不如!一開始,徐少卿用高價糧,吸引各地商賈前來。各地商賈為了利潤,不遠千里前往江南,可天下各地來到江南的商賈多了,糧食也就多了,為了賣出糧食,他們就只能降價。如此一來,糧食的價格就會逐漸下降……”
張侍郎分析的頭頭是道,女帝聽著張侍郎的分析,腦海之中那個熟悉的念頭再度升起,“不知徐少卿可願去戶部?”
徐清風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女帝的提議,“啟稟皇上,微臣不願。”
女帝,“……”
女帝嘆口氣,幽怨的瞪了一眼徐清風,“朕聞言,你離開江南之際,讓江南之民廣泛養殖雞鴨,這又是為何?”
徐清風嘴角抖了抖,看向女帝的眼神逐漸變得意味深長起來。
女帝曾經明確的表示過,大景不久會滅亡。
能讓大景滅亡的因素,瘟疫、洪災、地動、反叛、蝗災……
徐清風能想到的,基本上就這麼些。
女帝的名聲,他只能盡力而為,至於洪災、瘟疫之類的他也都處理過了。
所以……
養雞鴨,這是未雨綢繆。
按照女帝這命中註定要亡國的走勢來看,洪災都出現了,蝗災……
不是遲早的事情?
只是,這解釋起來的話……
大概就是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天機不可洩露?”
女帝聽到這句聽過無數次的話,嘴角迅速垮了下來,“……滾!”
徐清風回來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等著看徐清風熱鬧的百官等了幾日,都沒有等到什麼訊息,反而是等到了江南傳來的訊息。
天降神石!
這可是大事!
只是,百官的心中都不約而同的閃過一個念頭,要說別的皇帝也就罷了。
女帝痴迷修道,不理朝政,濫殺御史……
居然能當得起一代女帝,萬民安康?
百官不知道具體情況,正在王相府上的西日阿洪卻是對此略知一二。聽著剛剛從江南傳回來的訊息,整個人臉色陰沉,手緊緊握成拳,指甲完全掐到了肉裡!
怎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