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學兵帶領導李江河等偵技人員到現場後,立即下井進行勘查,發現是一個完整的死人白骨,並且死者是被人用尼龍繩子捆綁著扔進這個枯井裡的。
經進一步檢驗,死者男性,三十五到三十八歲,身高一米七三,短髮,體形魁梧。同時細心的法醫在死者的頭顱裡還發現了一個鉛彈。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起故意殺人案件,並且是被人用土製獵槍打死的,死亡時間應該是三年前。
確定是案件後,馮大斌指示,原搶劫殺人案件專案組的人留下部分偵查員和當地派出所民警繼續偵查外,其他人全部轉到白骨案上來,宣佈成立專案組,並把這起案件命名為‘陽山白骨案’。
‘陽山白骨案’專案組組長仍然是沈學兵,副組長是李江河。
專案組成立後,他們認真的分析了案情,一致認為,這個案件難度更大。一是死者身份不明,死者身上的衣服口袋裡什麼都沒有,井下現場也沒有找到任何與死者身份有關的東西;二是塘裡鎮及周邊鄉鎮沒有人失蹤,屍體腐爛成這樣也沒有辦法辨認。沈學兵感到壓力很大,前面案件沒有破又來了一個案件,但他還是振作精鼓舞士氣,從土製獵槍和找死者生源等入手。
於是和專案組的其他同志研究確定了偵查範圍、方向和應採取的偵查措施。
決定把人員分成三組、工作分三塊同步開展一組人尋找屍源,儘快確認死者的身份;一組人以塘裡派出所為主,刑偵民警參加,在全鎮開展收繳非法槍支,檢查、登記合法持有的民用槍支,並對他們逐一進行排查;還有一組人以現場為中心,全面開展外來人員摸排工作,重點是三年前來過,後來突然沒有再來的人,同時排查本地常住人員中有可能作案的人員。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工作,尋找屍源組採取發協查、張貼尋人啟示和走訪等不同方式尋找屍源,但沒有找到;圍繞民用槍支做工作的組在塘裡鎮收繳了非法持有的土製獵槍一百三十支,並對這些持槍人逐一進行了排查,最後也沒有發現重點人;摸排組對外來人員全部進行了調查核查,但沒有發現有人失蹤,同時他們對摸排出來的本地可能作案的人進行了重點調查,最後也被一一排除。導致這個案件無法再查下去。
而就在這時白樺派出所彙報說他們轄區內發生了命案,馮大斌聽了彙報頭腦‘轟’的一聲,心想兩起案件還沒有破又來了一個,這不是雪上加霜嗎?
這第三起案件是一起投毒案,案件發生在一個半月前,南陽縣白樺鄉朱村村下坎組一五十歲的男光棍早上站在自家門口吃早飯,才吃兩口就突然倒地死亡。
經對現場勘查提取的可疑物、吃的飯菜、剩的飯菜、死者胃內溶物分別進行檢驗,都有毒鼠強成份,認定是一起投毒殺人案件。
案件發生時,副局長沈學兵還帶人出差在外面調查陽山白骨案。於是馮大斌局長親自帶偵查員開展偵查。
經初步調查,死者生前和村裡多個婦女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因此,馮大斌劃定了偵查範圍、偵查方向和偵查措施,偵查員們緊緊圍繞死者的姦情緊鑼密鼓的開展工作。
經一個多月的工作,把兩千三百多人口的朱村村查了個底朝天,最後確定了三個男性重點人,但經進一步偵查,前幾天又基本排除了他們的嫌疑,對此,有的偵查員認為肯定能排除,有的偵查員還是不放心這三人,致使大家的思想不是很統一,再說在朱村工作了這麼長時間,感到工作都做完了,沒有辦法再往下做了,一些偵查員開始有了為難情緒。
三個主辦偵查員彙報完後,李江河、沈學兵和馮大斌先後又作了補充,楊前鋒一直在邊聽邊記,中間沒有說話,聽完後他提問了幾個問題,南陽縣局的同志都一一作了回答。
彙報完後,馮大斌請楊前鋒作指示,楊前鋒輕鬆的笑笑說“聽完大家的介紹就知道大家做了很多工作,雖然案件目前沒有破,但是有的案件我認為還是有希望的,具體意見我看了現場回頭才能說。”
馮大斌聽說有的案件還是有希望的,他高興的說“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不指望三起案件都能馬上破掉,能破一起也能緩解我心中的壓力呀!這樣,我親自陪你去。”
楊前鋒知道他肯定還有別的事,不想給基層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急忙說“這個事你就不要陪我去了,讓沈學兵副局長和陶副支隊長陪我去就行了,其他同志做自已的工作,我看完現場後再到這個會議室集中就行了。”
警官楊前鋒的故事
警官楊前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