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陳來香和楊前鋒一道到白果村選好墓地等事易回來後就想呆在家裡不願意再出門了,在家的這段時間裡,其實她沒有閒著,而是一直在想著自己走後楊前鋒怎麼辦?
因為她太瞭解楊前鋒的性格特點了,這麼多年來,他已經習慣了有她的生活,並對她有了很強的依賴性,能做到讓楊前鋒這樣的人依賴於她,本來是她最得意的一件事,而現在她感到這也許會成為他以後最難走出圈子、也成了他繼續快樂生活的一道坎。
為了讓楊前鋒在自己走後能儘快走出痛苦,更好的生活下去,她想了好幾天,並做了很多假設,最後她認為最好的方案還是能讓歐陽臘梅和楊前鋒走到一起,並且只有歐陽臘梅能把他從痛苦中拉出來,快樂的生活下去。
陳來香雖然這樣想,但她也很清楚,現在讓他倆再走到一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此她進行了認真的分析。
不利的方面是:
一、歐陽臘梅的媽媽賀芬芳的偏執已見首先就是一道難過的關。
二、就是楊前鋒心中有越不過去的坎。楊前鋒和她恩愛了這麼多年,以他對愛情的執著和對她的專情,心中早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坎,那就是忠於愛情,守護家庭,絕不做對不起愛人的事。即時自己走了,他也不可能很快從他們的恩愛柔情中走出來;再說他和歐陽臘梅畢竟分手這麼多年了,雖然歐陽臘梅對楊前鋒還一如既往,楊前鋒對她也沒有忘記,但楊前鋒對歐陽臘梅的情與愛已經不是當初戀愛時的那樣了,如果沒有外力相助,楊前鋒很難越過自己設定的心坎,最少短時間不行。
三、香怡的意見至關重要,可以說是前置條件。楊前鋒特別疼愛香怡,香怡的反應和感受楊前鋒不得不考慮,甚至楊前鋒會把香怡的態度作為他再不再娶的前置條件,只要香怡不同意或者不高興,他可能一生都不會再婚,而香怡特別敬佩媽媽,崇拜爸爸,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已經深深的植入到了她的腦海裡,以她目前對家的單純認識,媽媽雖然去了,但她心裡肯定接受不了爸爸再娶。
有利的方面有:
一、歐陽臘梅和自己一樣愛楊前鋒,並且是愛的專一而瘋狂的那一種。雖然歐陽臘梅當年不得已提出和楊前鋒分手,但她的內心和靈魂世界裡從來就沒有真正的離開過他,特別是離婚後,她的感情世界裡其實對楊前鋒充滿了渴望。陳來香知道,歐陽臘梅是個剋制力極強的人,面對現實她也想擺脫這種處境,所以離婚後很快同意和石磊交往,只是她沒有想到,在和石磊交往的過程中,始終在不知不覺得拿楊前鋒的方方面面和石磊作比較,本來在她心中石磊在很多方面不如楊前鋒,而石磊又做了讓她特別反感的事,即:思想上對她設防,行動上利用她媽媽暗地裡對她和楊前鋒的過去、現在進行調查。這些雖然令她非常反感,但還能基本忍受,最不能讓她忍受的是石磊利用權力排擠楊前鋒,當她知道這事後堅決的和他分了手,至今不再談個人問題。
歐陽臘梅雖然對楊前鋒這麼痴情,但陳來香很清楚,她從來沒有做對不起她的事。一方面是自己的存在,並且自己方方面面都做的很好,讓她在楊前鋒面前無話可說;另一方面她知道楊前鋒是個負責任的專情男人,不會做對不起妻子和家庭的事;再一方面他們的家過的真的很幸福,道德底線也不允許歐陽臘梅做出格的事;還有一方面就是她媽媽賀芬芳這道關讓她無可奈何。綜合所有,歐陽臘梅這麼長時間以來只有把一切埋在心裡,從來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今,如果自己走了,除了她媽媽這一關,歐陽臘梅的其它顧慮也基本上都隨之消失了。
二、賀芬芳想給歐陽臘梅幸福。賀芬芳畢竟老了,也看到女兒過的並不幸福,其實她也知道女兒不幸福的原因所在,只要有人再做她的工作,遲早她會想通的,因為她內心始終是想讓女兒過的幸福,只要認識到自己的堅持是錯誤的,認識到只有楊前鋒能給歐陽臘梅幸福,就會一定支援歐陽臘梅的選擇。
三、香怡也不討厭歐陽臘梅,而歐陽臘梅特別喜歡香怡。香恰和歐陽臘梅只見過幾次面,都是自己和黃小芳等同學到市裡聚會時,帶她一道去相見的。說來也怪,歐陽臘梅一見到香怡就有一種親切感,特別喜歡她,每次都把她摟在懷裡不肯放手,香怡雖然說不上特別喜歡她,但是也感到她很親切,最少不討厭她。陳來香認為這個基礎不錯,楊前鋒和歐陽臘梅再婚後,香怡不會受委屈,這點她很放心。
陳來香把正反兩面都想了以後,決定做香怡的工作,認為其它都是次要的,只要香怡同意了一切都不是問題。
於是她向香怡詳細的講了她爸爸和歐陽臘梅以前的故事,並告訴她,如果自己離開了人世,爸爸還年輕,今後的人生路還很長,而她長大了也要嫁人離開爸爸,不能讓爸爸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過日子,要支援爸爸再給她找個新媽媽,告訴她在這世上最關心爸爸的女人就是歐陽臘梅,所以,讓她有這個心理準備,要早點讓爸爸從痛苦中走出來…………
香怡小小年紀哪能接受得了這樣的事,堅決不同意,陳來香就反覆的做工作,最後看她還不同意,就生氣了,香怡最怕媽媽生氣,為了不讓她病情加重,只好口頭上答應了,其實她心裡是一萬個不同意。
香怡答應了這事陳來香特別高興,就打電話給黃小芳,對她講了自己的想法,並讓她告訴歐陽臘梅,自己走了後一定要來送自己最後一程,也算倆個人有個交接。
正如陳來香想的那樣,火化的那天歐陽臘梅本來是不來的,倒不是因為愛楊前鋒,而是她對陳來香生病和離去真的很傷心。特別是聽說她去逝了,痛哭了好長時間,因為她認為她和陳來香不但是好同學、好姐姝,更重要的是自己離開楊前鋒時,是她讓楊前鋒很快走出陰影快樂起來的,陳來香所做的一切,讓她在心靈上對楊前鋒的負罪感減輕了很多很多。總之,她對楊前鋒太好了,好的可以連命都不要,所以她不敢面對這麼好的女人就這麼走了。另外她也怕人誤解講閒話,認為陳來香前面走她就迫不及待的來了。還有怕媽媽知道了又會生氣…………
其實她這時對楊前鋒並沒有多想,只是擔心陳來香突然就這麼走了他受不了,也想說些是安慰他的話,可又不知道怎麼說。
於是那天向陳來香的遺體告別後,她就先走了,她想等一兩個月,等楊前鋒完全平靜下來後再和他聯絡。不過她還是想為楊前鋒做點事,於是她經常晚上打電話給香怡,安慰和鼓勵她想媽媽可以,但不能太悲傷,要好好學習,將來向爸爸媽媽那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但她和香怡講話很注意,總是以友好關心的口氣、形象與她對話,沒有提一句她和楊前鋒的事。
香怡開始很討厭接她的電話,但第一個電話接過後,發現她的話聽了讓她感到很舒服,所以,後來就不再討厭了,並認為她真的好有文化好聰明。
其實陳來香的後事辦完後不久,除了楊前鋒、香怡和四個老人等外,其他人都從悲痛中走了出來,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要活,於是張麗華、蘭梅、黃小芳等腦袋裡都有讓楊前鋒和歐陽臘梅再走到一起的想法,只是沒有人說出來,尤其是黃小芳,因為陳來香已經對她說過這事了,但是她就是不忍心說,因為陳來香真的是太完美了,她人生中唯一的目標就是要成為楊前鋒的愛人,現在剛走,就要把她的最愛說給別人總是於心不忍。
香怡雖然經過老師和歐陽臘梅的心理疏導已經不再那麼悲傷了,但媽媽對她說讓歐陽臘梅做她的新媽還是不能接受,所以張麗華、蘭梅和她講她爸爸的事時,她隻字沒有提,可現在爸爸還是這樣低沉,她真的好心痛,而自己又不能天天陪在爸爸身邊,當張麗華再次說到爸爸的事時,她感到爸爸真的像媽媽生前說的那樣太可憐了,於是她把陳來香生前的安排和自己的真實想法對張麗華說了。
張麗華聽完後感動的對香怡說:“那還是你親自打個電話給歐陽阿姨吧!你媽媽說的對,她才是你爸爸最好的情感陪護,能讓你爸爸從悲痛中解脫出來。”
香怡吱唔好一會說:“打電話可以,但我不能接受爸爸馬上再婚。”
張麗華理解的說:“我很理解你的心情,還是先想辦法讓你爸爸的精神振作起來吧!再說你爸爸能不能和歐陽臘梅阿姨走到一起也很難說,因為她媽媽一直不同意,你說對不對?”
張麗華這句話一下提醒了香怡,她突然高興起來說:“好!我馬上打電話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