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擦了擦流下的眼淚接著說:菜被大老劉弄得到處都是也就算了,還要沒收我的秤和秤砣,我不是來鬧事的,是來要秤和秤砣的。我是初中生,也懂一些道理,知道市場管理比較困難,我也不是不配合,以前他講了我不就走了。
吳牡丹嘆了口氣又說:其實我們賣菜的都怕大老劉,也沒有不恨他的,只是敢怒不敢言罷了,你別看他瘦的弱不禁風,用腳踢菜筐子的那股勁頭真是威風凜凜,發現了沒按規定擺攤的就邊罵邊挽袖子,在七八米遠的地方就開始跑步衝向目標,抬起一腳把菜踢的到處都是,就曉得欺負我們這些可憐巴巴種菜的農民,還不能頂嘴,這要頂一句,他就用他的殺手,用手指著說:再囉嗦再囉嗦我叫派出所把你關起來。他不光說,還真能做得出來,上次我家隔壁的一個婦女,跟我情況一樣,頂了他幾句,他硬叫派出所派人到她家裡把人抓走,還關了幾天,我還真怕他也這樣對我,那多丟人,不如我主動到工商所來……哎,不說啦!今天的事情你們評評理,他該不該沒收我的秤?
楊前鋒是農民的兒子,聽了吳牡丹的陳述,大老劉執法的光輝形象像電影一樣出現在眼前,心裡面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大老劉有沒有踢按規矩擺攤設點菜農的東西?你自己也說了你經常在街道上擺,是不是屢教不改啊!張麗華維護著大老劉的形象嚴肅的說:那你們在街道上擺攤設點,不服從管理還做的對囉?
吳牡丹低下了頭說,那是肯定不對的。
我們還有許多事,道理也不跟你多說了,一、你多次在街道上擺攤設點,工商所的同志也多次指出你的錯誤,但是你屢改屢犯,今天又在街道上擺攤子,影響了交通安全,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三條第七款在街道上擺攤、堆物、作業,阻礙交通,不聽制止的規定,條例規定可以處10日以下拘留、二十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二、今天工商所的人制止你在街道上擺攤子,而你跑到工商所來躺在辦公室裡,工作人員勸你走你不走,你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五條第三款擾亂國家辦公秩序,不聽勸阻的規定,條例規定可以處10日以下拘留、二十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張麗華說完又問吳牡丹,你看怎麼處理你好呢!是拘留還是罰款?
吳牡丹抬起一直低著的頭看看張麗華,又看看楊前鋒,無助的眼淚好像斷了線的珠子順著臉滾動,很快滴落在地上,哀求的說:有這麼嚴重?我家裡有兩個孩子大的四歲小的才二歲,婆婆有哮喘病需要我照顧,還有許多農活需要我去做,不能拘留我,求求你們千萬不要拘留我。
這不能你說了算,誰叫你違法?接著張麗華口氣緩和下來又問:你丈夫呢?
本來我家生活條件很好,所有的事有公公和我的丈夫,根本不需要我上街賣菜,前年我公公突然得了癌症,用盡了家裡的所有積蓄,還借了許多錢也沒能救回他的命。我公公走後,婆婆的哮喘病更厲害了。吳牡丹無奈的說:家庭的變故,逼迫我什麼事都要去做,就這樣,我和丈夫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清外債。
吳牡丹停頓了一下說:我丈夫是退伍軍人,有許多戰友在廈門或廣州做生意,所以他去看看有沒有事做,他想多掙點錢早日還清外債,已經出去兩個多月了。
你的態度還不錯,我相信你說的話,家庭情況比較特殊,所以不拘留你也行,不罰款也行,但是:一、你必須要得到工商所工作人員的諒解;二、你必須做出深刻的檢查,保證以後服從工商管理,不再亂擺攤設點,並且檢查要公開張貼。
只要不拘留,我同意公開張貼,保證以後服從管理。
張麗華見情況差不多了說:你馬上寫個檢查。我去徵求一下宋所長的意見,關鍵看他們能不能諒解你。吳牡丹感激的連連道謝。
宋所長和大老劉聽了整個情況介紹,也很同情吳牡丹,同意了張麗華開始意見,但大老劉堅持要沒收秤和秤砣。
張麗華說:沒不沒收秤和秤砣,是你們工商所的事,但我感覺不妥,如果是短斤缺兩肯定能沒收,可她不是短斤缺兩,我建議還給她。
宋所長認為張麗華的建議是對的,見大老劉還要堅持,就說:大老劉算了,還給他吧!
大老劉見所長也這樣說,不情願的放棄了自己的觀點。
張麗華對大老劉說:秤和秤砣還是你大老劉親自給她,走,好人你做惡人我做。
吳牡丹你檢查寫好了沒有?工商所對你還是很關心的,我說給你少關幾天或者罰款,他們都說算了。張麗華來到值班室說:秤和秤砣也不沒收了,還給你,下次這樣我們對你可就不客氣了。
謝謝!謝謝!檢查我寫好了。
聽派出所的同志說,你態度很好,今後也願意服從管理,秤和秤砣我還給你,希望你講到做到,我們的工作是對事不對人,如果你以後再違反管理規定,我們將對你加重處罰,還將你交給派出所處理。大老劉把秤和秤砣遞給吳牡丹接著說:不過你家裡困難比較多,以後市場裡面沒有地方,你直接找我,我給你安排。
吳牡丹深怕大老劉以後要針對她,聽了他的話深吸了口氣,好像心頭一塊石頭落地了。感激地說:謝謝!謝謝!
不用謝。大老劉嚴肅的打斷了吳牡丹的道謝說:你的檢查我們明天必須要貼出去。
行,檢查我已經寫好了,吳牡丹向張麗華、楊前鋒道了謝後轉向大老劉說:時候不早了,我家裡還有事先回去了。
第一次和同事一道出來處理事情,事情雖小但處理的很成功,楊前鋒透過整個事情的處理,感到張麗華處理事情的能力和水平很不錯,為有這樣的師傅感到高興。同時看著吳牡丹挑著菜挑子離去的彎彎背影,和那兩筐本該賣出去的菜,再看看心情極好的大老劉,心裡一點也沒有處理好了一個事情的喜悅。
在回派出所的路上,楊前鋒問張麗華:大老劉這個人執法好像很粗暴哦!
他呀,可是一個先進人物,一貫就是這個作風,陽光城出了名的。張麗華心情很好,接著說:不過市場沒有這樣的人也管不住,特別是菜市場還真離不開他。當前像他這樣執法的人也不是他一個,也不光工商所這樣,其他部門也是這樣。往往他們捅了簍子,還要我們去收攤子,明明他們有錯,我們還不能和當事人明說,還要維護他們的形象,比如說大老劉硬要沒收吳牡丹的秤就不對,因為吳牡丹的秤沒問題,沒有短斤缺兩,怎麼能沒收呢?
腳踏車拐進派出所大院,發現派出所門口停著一部軍綠色吉普車,走進接待室張麗華和楊前鋒感覺到氣氛不對,預感出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