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提升過的文明,少說也有五、六個了。
每一次輪迴空間,陸川最低也會將一個文明提升到七級。有修煉文明,有科技文明。有從一級開始的文明,也有直接就是五級的文明。
正是這樣,陸川對每一級文明的科技力量都是瞭若指掌的。
“如果沒有干預,人類想要立足其他的星球,需要的時間將是五十年。想要構建出一個具有生態能力的基地,沒有一百五十年不可能。”
“想要跨越一級文明這一個門檻,還是很難的。”
知道文明走向的陸川,已經可以預計到接下來的時間了。
這一個過程,陸川還真沒有什麼興趣,因為每一步都是如此的微小不足以讓陸川引來波瀾。
所以,陸川想了一下,還是離開了星球。
站在星系之外,陸川的感知覆蓋了整個星系,知道了這一顆星球的一舉一動。
“一分鐘就是六百年,想必他們已經在火星上站穩了站步,擁有了穩定的生態環境了吧?到了這一步,他們完全可以建立更多的生態基地,人類移民火星成為了現實。”
技術力能夠達到什麼效果,陸川是一清二楚的。
僅僅是一分鐘,陸川便看到了火星裡的變化,出現了一座能夠容納一萬餘人的生態基地。
人類的技術,不足以改造星球,可是卻能夠透過生態基地,建立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到時候,和拼積木一樣,以這一座生態基地為點,人類可以不斷拼接擴充,一點一點拼上去,最終連成一片,變成一個巨大無比的生態基地。
陸川露出了一個笑容來,自己苦等了這麼久,為的不就是這一刻嗎?
踏出星空的那一步,就代表著星際時代已經開啟了。
…………
火星。
人類第一個生態基地,自然是由新夏修建的,它佔地大約在二十五畝左右,最開始的時候主要是研究。隨著技術的發展,新夏不斷改造,讓這一個生態基地越來越完善。
隨著技術的成熟,它科研的目的達到。
於是經過重新改造後,它轉向了生態基地。大量的科研艙撤離,補充了新的生態艙。在這裡,可以透過火星的物質轉換成淡水,第一是提供人類的飲用,第二是灌溉。
種植著的植物,它們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
而基地內的氣候迴圈系統,模擬了大自然,為植物們提供著生長的空間。
這是一個良性的迴圈,建立起完整的生態平衡。
隨著擴大,生態基地越來越大。
不過它再選進,再大,也僅僅是當成了旅遊之地而已,並不能長住。得益於宇宙飛船的雛形出現,它雖說速度慢,而且難以做到像飛船一樣來去自如,可也足夠帶著一波又一波的遊客抵達火星了。
一趟的價格不菲,可是有錢人太多了,人人都想體驗。
自然而然,這就成了一個全球最熱門的旅遊聖地,多少明星和政要、富豪們,都會到這裡。
而在其中一趟太空梭降落之後,誰也不會注意到多了一個人,這人就是陸川。